图为首届全国物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启动仪式瞬间。
新华网上海5月20日电(梁鸿儒) 20日上午,为期两天的首届全国物业管理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上海开幕。本次技能大赛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指导,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主办,中国物业管理协会设施设备技术委员会承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陈付,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大厂渔具城,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副主任邓建平出席本次决赛开幕式并致辞。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陈付指出,物业管理行业是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重要的组成部分,连接社区、居民千家万户,事关国计民生和百姓安居乐业。改革开放以来,物业管理作为一个新兴行业发展迅猛,从业人员稳定增长,即给广大居民消费者提供了多种服务,又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和加强职业道德,提升职业素养的有力举措,为行业职工展示技能、切磋技艺提供交流平台,值得在住建领域各行业推广借鉴。
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鹏在致辞中介绍,本次技能竞赛是我国物业管理行业首次组织召开的全国性行业技能竞赛,在竞赛项目和内容、组织形式、赛区设置等多方面进行了周密的考量和设计,竞赛工种为物业管理员和电工职业技能竞赛,分别为国家级二类竞赛和住房城乡建设系统职业技能竞赛,旨在弘扬工匠精神,筑牢基础服务技能,提高我国物业管理行业职业技能水平和物业服务品质,曦聚绰,持续发挥物业管理在推动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图为首届全国物管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启动仪式现场。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邓建平表示,全国物业管理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是弘扬工匠精神,开展基础服务技能交流,提升整个行业服务管理水平的展示平台,也是解答好城市社会治理“绣花精神”新课题的重要举措。上海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特大型前沿城市,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将由上海承办,同样推动上海物业管理行业继续思考,继续创新,不断有新的作为。
邓建平介绍,上海物业管理经过26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开放、包容、精细、规范、创新”为内涵的“海派物业”文化,涌现出一批像徐虎、王海斌为代表的时代楷模。上海现有物业服务企业约3000家,从业人员40多万,管理着近10亿平方米物业面积,物业管理覆盖率达96.6%。从今年2月起,上海在全市1.2万个住宅小区广泛组织上海首届“最美物业人”评选活动,这与中国物业管理的行业精神相吻合,与首届全国物业管理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相呼应。
数据显示,经过36年的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已发展到10.5万家企业,管理面积165亿平方米,服务近5亿业主。本届大赛共有全国30个省、区、市和3个企业一万多名选手参与,通过各地层层预赛、选拔赛,烘干,最终产生了33个代表队,近200名参赛选手参加今明两天的决赛。他们中的佼佼者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核准后,将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和“全国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技术能手”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