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2020庚子鼠年的春节“长假”对所有中国人来说都是一个殊难忘却的“非常时期”。
这个时期是举国上下“与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的战疫时期;这个时期是国人秉持“自我隔离就是为他人负责、闭门谢客就是为社会奉献”的非常时期。
在这个非常时期,“在你身边,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著名影视演员陈道明、徐帆等在央视2020年元宵节特别节目中深情款款的连续“四问”,确实将笔者带入到那虽然没有硝烟但仍然杀机重重、正在悲壮进行中的新冠肺炎疫情全民阻击战诸多一线场景中……
作为一名扎根于社区治理领域进行研究并勇于实践的社区工作者,在笔者身边,我看见了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前,在有关病例报道公开出现在新闻媒体不久,就有一些物业企业本着对业主住户高度负责的精神,立即着手采买各种防护物资如口罩、消毒水、测温仪等,对物业社区进行各种消毒作业,并张贴安民告示、宣传有关新冠肺炎的防治知识等。
疫情爆发、武汉封城后不久,物业企业已纷纷启动应急管理机制,利用客户端APP、微信群、电子屏等资讯化手段及时发布防控疫情的紧急通知,调动完善的客服系统贴心安抚居民业主的焦躁情绪,并开始对物业社区实施封闭和半封闭式管理,协助街道社区逐户摸排居住人口,严密监控外来人员及访客等等,构筑起稳固的社区防疫控疫第一道防线。
在专家预测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个拐点到来之前,在全民抗疫、自我隔离进行到最艰难的时刻,物业行业以罕见的速度接连颁布不同类型物业及设备的疫情防控操作指引、管理技术指南等;物业企业开始主动为“深居简出”中的居民住户提供诸多无须频繁与人接触的代跑腿上门服务,如代买生鲜蔬菜、代送外卖快递、代收生活垃圾等。
作为一名生活服务行业的物业管理工作者,笔者记住了1月31日北京市政府在关于疫情时期有关生产生活安排的通知中,物业行业被列入第一档需要在2月9日前正常安排值班的“三必须行业”之一:群众生活必须行业。这体现出物业行业一以贯之的“国民属性”。
随后不久,深圳市政府于2月8日率先发布应对疫情支持物业企业共渡难关的硬核举措:对辖区物业管理服务企业的疫情防控服务,按在管面积每平方米0.5元的标准实施两个月财政补助;两天后,杭州市委市政府积极跟进:对参与属地疫情防控工作的住宅小区物业服务企业,按照在管面积每平方米0.5元的标准给予两个月补助。
深圳杭州两市的率先垂范,掀起了全国各地争相补助物业企业抗疫的一个“小高潮”。这充分证明社会上下对物业企业在社区一线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作用和价值有了深刻体察和广泛认知。
与此同时,《人民日报》《新京报》以及央视《新闻联播》等多档新闻节目、各地方电视台、新华社等权威媒体都对物业行业企业的防疫控疫工作进行了及时、大量的专题报道;很多微信公号、业主微信群及微博等自媒体也一改往日的批评、抱怨、嘲讽等口吻,开始释放出对不畏风险、从容上阵、奔波忙碌于社区一线抗疫的物业一线工作人员的最大善意和褒奖。
一时间,物业行业企业消受起恍如隔世般的社会各界尤其是业主住户“交口称赞”的美好光景。
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并一直执着于物业行业转型升级思考与实践的创变者,笔者感动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之初物业行业的专业感知和灵敏反应,感动于此次疫情阻击战物业行业终于与广大业主住户的内在体验及外在情绪取得了默契同步,感动于物业行业在这个非常时期得以重树积极正面的社会形象与业主口碑,一扫去年下半年以来中消协那份物业调查体验报告所带给行业整体的负面认知与消极影响。所有这些既是物业行业天生自带的社区属性和平时有训练有准备等双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物业行业最值得骄傲的价值传承和坚守承担。
纵观物业行业近40年的发展历史,我们发现,无论是面临像2003年的SARS防控、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灾这样的危机关头,还是身处像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样的盛事中央,物业行业往往都能经受住巨大考验,发挥出重大价值与作用。物业行业特别能“扛事”,特别能在国家层面发生的大件事中深刻发挥自己的功能和价值,赢得各方面的信任与赞扬,这个特质已成为这个行业光荣的历史传承。笔者感动于我们行业整体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再一次全面坚守住了这个光荣的历史传承。
但又是什么让笔者彻夜难眠呢?我一再扪心自问。
让我们把时光拨回到大约四个多月前的2019年11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