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初被写入省政府《政府工作报告》以来,浙江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建设“未来社区”,迅速引起各方高度关注。今天下午,记者从浙江省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将全面启动。杭州作为该项工作的排头兵,将全力打造中国未来社区的杭州样本。
“未来社区”这个令人充满憧憬的词,物业广东,正逐渐揭开神秘的面纱。
未来生活:3岁以下幼儿托育实现全覆盖
早上起床后,你从家里出发,步行十分钟就可抵达社区配建的“双创”空间,里面共享厨房、共享餐厅、共享书吧、共享健身房一应俱全。午休时,你打开手机查看监控,两岁的儿子正在社区托管中心与其他孩子一起吃饭,并由专业的托育员负责看管。
下班后,你来到社区中心参加社区自治委员会的议事会,路上看到曾经当过医生的母亲正在教室里为邻居们上健康知识课。
回到家,你打开小区配备的集中供暖系统,屋子里很快暖和了起来。这时你的手机响了起来,原来是昨天在网上买的东西已经到达社区物流中心,你立刻通知社区进行配送。半个小时后,工作人员就将你的快递送到了家。
这样和谐、幸福的场景,就是未来社区为我们描绘的未来生活。“与传统社区相比,未来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核心,我们要让每个社区居民记得住过去,也看得见未来。”浙江省发改委副主任杜旭亮表示,未来社区将推行平台+管家的物业服务模式,并实现3岁以下幼儿托育全覆盖,居民将成为社区治理的主体,传统物业公司和物业费或将成为历史。
未来步伐:2021年底培育一百个省级试点
上个月,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未来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标志着该项工作的正式启动。
方案提出,2019年初将先行选择启动若干省级试点,到年底培育建设20个左右省级试点,物业导航,并在杭州建设未来社区规划展示馆,同步开通未来社区数字展示馆。
2021年底,省级试点数量将扩展到100个左右,未来社区建设运营的标准体系得以确立,从而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2022年开始,物业导航,未来社区建设将开始全面复制推广,裂变效应开始显现,从而有力支撑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
根据方案,未来社区试点将以50到100公顷为规划单元,试点实施单元不低于20公顷。试点将分为规划新建和改造更新两大类型,优先考虑公共交通便捷、地上地下空间高强度复合开发的区块开展试点。其中规划新建类试点将按照人口集聚潜力大小等要求进行选择,改造更新类则以20世纪70至90年代老旧小区为主题,综合政策处理难度小、居民意愿高、改造需求强等因素选择试点。
方案还提出,规划新建类试点原则上2年左右完成建设,改造更新类可放宽至3年左右。
未来样本:亚运村是未来社区的标志性代表
杭州哪些社区将成为未来社区?当下这个问题的答案还是未知数。不过,杭州市副市长缪承潮告诉记者,正在建设的亚运村就是未来社区的一个标志性社区。
“打造中国未来社区的杭州样本!”作为全省未来社区建设的排头兵,杭州的未来社区方案体现出了浓浓的“杭州范儿”。
首先,作为数字经济之城,杭州未来社区将把城市大脑、社区中脑和家庭小脑相连接,打造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全国标杆。同时,杭州还将充分发挥双创优势,在人才、资本集中地区试点创业园区与生活社区相融合的未来社区。“在城西科创大走廊,绝大多数年轻人可以实现居住地到上班地10分钟以内路程,这种舒适的工作状态也是杭州未来社区建设所要追求的。”缪承潮表示。
“打造未来社区是建设杭州大都市区的重要抓手。”在缪承潮看来,未来社区与大都市区的建设理念是一脉相承的。从都市区到社区,未来社区可以看作未来都市的基本单元。“近年来,杭州城中村改造的力度很大,为城市有机更新腾出了大量空间。将来这些地方的重建都将按照未来社区的建设标准。”缪承潮透露,包括新成立的钱塘新区在内,杭州城市扩张过程中产生的各个新区,也将按照未来社区的标准进行规划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