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底层的需求通常蕴含着最庞年夜的代价。衣食住行之中,物业占得一个“住”字。
据相关人士测算,依照以后国务院的人口倒退结构目标,在不考虑物业解决费涨价因素的情况下,我国物业解决供职行业2030年的潜在市场规模将超出1.3万亿元人民币。
而随着全国各地各年夜城市推进智慧城市、智慧社区的建设,物业行业更是被赋予了新的想象空间,吸引了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在内的巨头出场。
在成为下一个金矿之前,行业的躁动曾经显露在嗅觉灵敏的资本市场上:最近上市的物管企业,动辄显现40、50倍的PE估值。
彩生活等初期上市的老牌物管企业,或者克日就会迎来从新评估。
一
不停以来,物业解决给人的印象是一个事繁利薄的传统行业,并长期游离于主流的投资眼光之外。但随着近期南都物业上A、雅生活登陆港股,物管板块有了簇新的面貌:
1、南都物业作为首个进入A股的物业企业,首发上市当日即年夜涨44%,之后一连五波涨停。截至2018年2月23日,南都物业收于32.04元/股,较16.25元人民币的发行价值几乎翻了一番,市盈率(TTM)达到37.44;
2、雅居乐集团旗下的物业解决供职公司——雅生活,于2月9日在港上市。截至2月23日收盘,雅生活市盈率高达62倍,平均市盈率57倍,总市值超160亿港元,成为行业内估值最高的企业。
可以看到的是,曾脏、累、琐碎的物管企业一跃成为市场上的香饽饽,而这其实和腾讯、阿里等互联网巨头的入局不无关系。
2017年12月22日,腾讯发表布了智慧社区开放平台“腾讯海纳”,物业,意图通过云计算、年夜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改造传统物业。
同年12月30日,名人,阿里巴巴旗下支付宝上线便民生活供职站,推出六个年夜类供职项目,包括家电维修、电工供职、管道维修、房屋筑漏、锁具维修、搬场供职。
巨头们在物业解决中看到了怎样的机会?
相信得多人对前几年微信和支付宝的“打车补贴年夜战”记忆犹新。如果说打车仅仅代表单个线下流量入口,那么物业便是无数个优质线下流量入口的集合:
投诉、缴费、收快递、门禁进出、泊车场进出、水电煤问题报修等复杂场景不仅数量上庞年夜无比,并且使用频率、支付量级上也远超打车场景,以此为延伸的商业生态潜力巨年夜。
于是,在线上流量红利增长殆尽之后,坐拥社区流量入口和支付场景的物管企业的代价被从新发现。
物管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始于2014年彩生活(01778)在香港上市,中海物业(02669)、中奥到家(01538)、绿城供职(02869)紧随其后。截至2018年2月,港股市场上共有5只物业股。
从目前各家企业的估值来看,资本市场上的老牌物管企业彩生活也许最被低估。
拥有9亿平方米平台供职面积的彩生活,是全球在管建筑面积最年夜的物业企业,但其规模并无在股价上获得真正的显露。
二
彩生活和雅生活分袂是最早和最迟登陆港股的两家物管企业。
从业绩默示上来看,彩生活和雅生活两家企业其实难分昆季。2016年,彩生活录得营业收入13.42亿元,净利润2.16亿元,分袂同比增长62.16%和18.26%,同期雅生活的营收和净利润分袂为12.44亿元和1.69亿元。
业绩相近,估值差距却较年夜,为什么?无妨先来看一下雅生活的估值逻辑。
对一家企业的内在代价进行评估,一种通用的做法是现金流量折现法,即预测公司将来的现金流量并依照必然的贴现率计算公司的现值。
毫无疑问,在贴现率必然的情况下,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越高,估值也就越高。一般认为,拥有高未来现金流的企业,要么像贵州茅台一样,拥有足够不乱的业绩预期作为撑持,要么像亚马逊一样,商业模式充溢想象力,可以多维度拓宽鸿沟边界。
雅生活的高估值,本色上也是同样的理由:
1、未来四五年的业绩倒退有包管。2017年6月,雅居乐集团宣布收购绿地物业100%股权,交易对价为10亿元。
收购书记中指出,在2018-2022年,将确保雅居乐每年自绿地开发的物业中失掉700万平方米物业供职面积,还有300万平方米的物业供职面积的优先失掉权。也就是说,雅生活未来五年至少能增加3500万平方米物业供职面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