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和腾讯完成对世茂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世茂供职的策略投资,投资总金额达2.44亿美元;5月15日,建业新生活在港交所胜利上市,其基石投资者便是出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
以目前的港股为例,物业股具备轻资产、非周期、抗通胀、现金流稳重等特点,业绩相对不乱。动不动就几十倍的市盈率 ,表现出物业企业“平安垫”的厚度,更是吸引了各路资本的追逐。
虽然物业供职行业并非新行业,但连年比年来房企分拆物业公司上市却成为“潮流”,且继续升温。2019年共有8家物业企业胜利上市,创下历史新高;截至本年4月底,在港交所排队IPO的物业企业共有8家。而截至目前,本年已有兴业物联、烨星集团和建业新生活3家物业企业在港股胜利上市。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物业企业上市募集的资金用途来看,用于收并购及策略投资的资金比例不竭提升。如2019年新上市的8家物业企业,拟用于收并购及策略投资的资金比例高达约60%~70%,这势势必加速提升物业行业的集中度。
资本市场看好物业企业
物业行业为何会受到资本市场青睐?
从收入看,物业公司的收入次要来源于物业费收缴,这一块相对恒定;还有一块是增值供职费,比方保修、园区供职等,也对照不乱。正是这种良好不乱的属性和商业模式,给企业带来继续盈利身手,使得物业公司频频受到了资本市场的追捧。
如2019年12月,高瓴资本成为保利物业的基础投资者;本年5月14日,红杉资本中国基金、腾讯完成对世茂供职的2.44亿美元策略投资;5月15日登港交所的建业新生活,其基石投资者亦为高瓴资本。
某百强房企IR王浩讲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资本方在投资物业企业之前,首先会看企业的解决规模和营收规模,其次才是增值供职板块。
以刚刚在港交所上市的建业新生活为例,其2019年末的在管面积为5698万平方米,处于上市阵营内中游程度;蕴藏解决面积达5772万平方米,在管和蕴藏接近1:1的比例。由于传导效应的3年期限,所以未来3年内建业新生活的规模倒退潜力值得期待的。
2016~2019年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及增速情况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再如世茂供职,截至2019年末的签约解决面积超1亿平方米,签约项目超360个,共覆盖全国超60个城市,此中81%位于一二线城市。本年1月传出消息,世茂供职谋划将在年内赴港IPO,并已与潜在参谋就此进行深入谈判,预期集资5亿至6亿美元。
中指研究院统计表现,2019年百强物业企业解决项目数量均值为212个,同比增长10.42%;解决面积均值达4278.8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08%。
王浩暗示,物业公司相对来说是轻资产布局,现金流更好些,尤其在经济景气度不乐观的情况下,物业公司受经济周期影响较小的特点使其具有更强的防御身手。“也便是说,无论外界影响年夜小,物业,物业费得照收。比方在这场万众一心的抗疫战役中,有听说鼓励减租金的,中国物业搜索,却没有听说建议物业费免费用的。”
“而就物业公司的增量而言,次要取决于母公司在管面积的增加。这造诣了物业股高生长性、高市盈率、高市值的特性。”一位证券不愿具名的阐发师讲述记者。
行业集中度或加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市盈率高的上市物业企业,如佳兆业美好、新城悦、永升生活供职、雅生活供职、碧桂园供职等,都有一个共同点——暗地里有实力强年夜的房企作为依托。
这些物业公司一方面有地产母公司提供的不乱的项目来源,另一方面在胜利登陆资本市场后,热钱的涌入正好能助力其通过年夜量的收并购去拓展业务幅员。
如2019年新上市的8家物业企业,从其募集资金用途来看,拟用于收并购及策略投资的资金比例高达约60%~70%,这必将会加速提升行业的集中度。中指研究数据表现,2019年百强物业企业市场份额已扩年夜至43.61%。
2016~2019年百强物业企业解决面积、项目数量及市场份额改观情况 数据来源:中指研究院
记者注意到,近来资本市场陆续默示出对物业公司的看好,虽然分歧物业公司的估值存在必然差异,但均高于其对应的母公司。如2019年初港股物业板块的总市值从为736.59亿元,而本年5月7日则达到3080.21亿元,增长超3倍;物业板块平均市盈率达33.37,远高于港股主板的9.68,这也足够显露了资本市场对物业行业的高度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