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员全区1300多家物业企业向社区报到,服从统一调配摄影/本报记者 袁艺
北京市疫情防控工作要下沉到社区。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海淀区紧紧围绕“社区”工作,物业导航,开展了一系列新测验考试。譬喻,为增补社区力量不够,全区1300多家物业企业开始向社区报到,服从统一调配,全力配合社区开展防疫工作;为缓解居民买菜方便,海淀得多社区引入了便民蔬菜直通车,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既廉价又迂腐的蔬菜、水果,甚至“宅在家”就能下单买菜;为妥善办理居民诉求,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特别开设社区“民情手机专线”,居民一个电话,社区马上步履,民情专线成为居民的暖心宝和定心丸。
动员1300余家物业
配合社区开展疫情防控
社区是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和基础,北青报记者了解到,海淀区房管局将物业企业纳入社区(村庄)防控工作体系,动员全区1300多家物业企业被动向社区报到,服从统一调配。同时,海淀区明确物业企业的疫情防控责任人和联系人,全力配合所属街道、社区开展防疫工作。
据了解,为快速落实物业在疫情防控中的任务,海淀区房管局总结出物业疫情防控“十字工作法”,明确“查、阻、报、告、消、封、记、帮、自、安”十个工作流程及具体任务。物业员工与社区干部、志愿者、安保人员等一同开展排查、值守登记、消毒清洁、宣传引导等工作,坚守在社区搜查防控解决第一线。
为担保各物业企业、园区、商务楼宇解决单位和入住企业对防控要求的严格落实,海淀区房管局将疫情防控工作纳入物业企业项目评价考核,并启动24小时巡查督导,督匆匆指导物业企业开展防控工作,确保物业企业在岗在位,及时发现问题、办理困难。
海淀区特别在原有物业信用评价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增设疫情防控工作内容,累计权重为50分。包括信息报送情况设20分,防控值守情况设20分,疫情处置惩罚惩罚情况设10分(未产生疫情的得满分)。对于防控工作开展特别突出的要额外加分,防控不力造成严重后果则要额外减分。
便民蔬菜直通车开进社区
居民“宅在家”就能下单
除物业企业介入社区疫情防控,便民蔬菜直通车也开进了海淀多个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既廉价又迂腐的蔬菜、水果,甚至“宅在家”就能下单买菜,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
在海淀区温泉镇太舟坞,每天有400斤有机蔬菜水果送进居民小区,这些蔬果是由太舟坞村庄股份经济单干社利用自有“都市菜园”提供的,迂腐水平可达到“现摘现卖”的程度。据了解,疫情防控期间,该经济单干社将300亩“都市菜园”共50个年夜棚的所有产出,全部平价提供给外地居民,每天上下午各送一次,解居民当务之急。“这么好的菜,平时去菜园采摘的价值都得是当初的两倍,没想到如今村庄里把菜送到家门口了,还廉价了这么多,真是太好了!”居民王年夜妈说,“不仅有迂腐的蔬菜,还有又年夜又甜的草莓,也比附近的超市要廉价。”
此外,在海淀区西三旗街道,已有10余个社区引入了蔬菜直通车,另有33家商超未便店、菜店恢复营业,包管了防控疫情期间的生活供给。
上地街道也有4处蔬菜直通车开始营业。上地街道市民活动中心负责人介绍,“针对目前暂时没有蔬菜直通车进入的社区,我们联系了地区企业中同集团,采纳微信群可能手机APP商城下单等形式,由供职商将居民必要的菜品以市场价送至社区,上地地区免配送费,便利居民购菜。”
开设社区“民情专线”
居民诉求“有求必应”
疫情防控工作下沉到社区,居民有问题也必要社区“有求必应”、“接诉即办”。日前,海淀区万寿路街道为社区赋能,开设社区“民情手机专线”,通过楼门书记栏、入户宣传、线上传播等多种方式发表专线号码,24小时全天候接收大众诉求,专门受理居民意见倡议。
“喂,你好,叨教是民情专线吗,我想反映个情况,当初疫情严重,能否把小区里的电梯多消毒几次,这样我们出门更能安心些。”接到居民打来的电话后,海淀区万寿路街道翠微娼寮社区居委会马上联系物业,经过沟通协调,电梯消毒频次从每日两次增加到了三次……截至2月4日,物业导航,万寿路街道已接到110多起大众来电,有的是咨询情况,有的是反映买菜方便利等问题,街道和社区一起落实办理。如今,民情专线已成为居民大众的暖心宝和定心丸。此外,万寿路街道依托各社区公众号和微信群,创立“线上”诉求采集系统,普及采集居民诉求。这一系列门径,都是疏通大众诉求剖明渠道为民排忧解难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