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PWAN具有40KM的最大范围,并且超过60000个设备可以与单个LPWAN网关连接。相比之下,传统的3G / 4G / 5G NB-IOT网络的最大范围为10KM,并且具有约10000的单个小区容量;WIFI的最大距离为200米,单容量小于200,当然对于高带宽需求,传统网络仍不可或缺。
因此谁掌握了LPWAN的硬件设备,谁就掌握了未来物联网的数据入口。MXC的同一控制下的MatchX是德国的一家基于LPWAN的硬件设备生产商,产品销售到全球40多个国家。
3.区块链+物联网是最佳搭配
3.1. 物联网和区块链结合优化物联网的资源配置,解决频段资源竞争问题。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链接到网络上的终端传感器将以百亿记,那么传感器之间频段资源的竞争的矛盾将更为突出。通过区块链token智能竞价机制的引入,使得在传感器数据传输需求较多的情况下,网关设备优先处理出价高的紧急的数据传输请求。如不紧急的交通信号灯、垃圾桶的资讯数据传输会影响到紧急的共享单车开锁的数据连接,而token的引入,可以使得紧急的共享单车的数据具有优先传输权;
显然这是一个完全基于市场竞争的资源配置机制,全国企业公司信用征信管理平台,使得有限的物联网基础设施资源和网络资源自发的服务于更有价值的物联网资讯的存贮、传输以及价值共享。
3.2.区块链带来了物联网数据和网络资源的共享经济。与传统互联网的盈利逻辑为流量+精准匹配不同,区块链更为关注的是去中心化的生态价值,强调改变原生产关系中的利益分配方式,由平台独占到利益共享。
物联网产生大量的数据,本身就就有一定商业价值,在传统的中心化模式下,数据归属于平台方,数据变现也由平台方享有,换句话说,物联网数据的生产者不仅没有真正对其所生产的数据拥有所有权和支配权而从中受益,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数据的非法使用而深受其害。引入区块链后,区块链的不可篡改特性再结合加密技术可有效见证数据的所有权归属,然而,物联网巨大的资讯量的存贮是区块链生态需要解决另一个核心问题,幸运的是,Filecoin+IPFS的出现,构建了一个具有灵活的隐私保护的去中心化数据存贮服务体系,几近完美的解决了物联网的数据存贮问题。
显而易见,区块链+物联网,全国企业公司信用征信管理平台,区块链+存贮的结合,构建了一个去中心化的微价值服务体系,正所谓“人尽可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共享经济体系。一个全新的跨地区、跨行业、跨国域的社会协作体系初露曙光。
4.MXC提出的区块链+物联网解决方案;
4.1.极域协议(智能竞价协议)解决物联网频段资源困境。MXC正在开发的一套基于区块链的开源物联网传输协议MXProtocol(极域协议),极域协议将部署在网关和传感器中(相当于钱包,存储基本的密钥和竞价逻辑),在传感器需要优先通讯时,极域协议引导需求和被需求者通过市场竞价规则匹配,匹配价格取决于市场调节的价值和交易所相应的定价,从而解决频段资源的有序竞争问题。
4.2.极域协议使得闲置的网关资源得以高效、可信、安全地互联互通。比如一个光伏电站部署了网关用于电站的电池阵列的监控,但是他的网关资源频段是有部分闲置的,如果在网关所覆盖的范围内有其他的使用方比如智慧农场需要用这个网络的话,在传统的中心化模式下,他需要找到光伏电站的持有人签署合同并商议费用,过程会很繁琐并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如果光伏电站的网关和农场的传感器均配置了MXC的智能竞价协议,则农场只需要按照竞价规则支付相应的token就可以共享光伏电站的网关资源,从而实现了分布式的互联互通和闲置网关资源的有价值利用;
4.3.构建物联网大数据跨链交易的生态。MXC不仅试图构建物联网大数据的交易平台,同时基于其开源协议的特性,还可以支持大数据的跨链交易。数据生成方如共享单车,可以在MXC所支持的公链上,基于该协议编写智能合约。随着MXC部署到更多的公链,该数据能沟通的公链也将更多。假如MXC同时支持IOTA和Stellar,买方从基于Stellar所构建数据市场进入,支付XLM(Stellar代币)购买记录在IOTA链上的物联网大数据,卖家能直接获得MIOTA(iOTA代币),MXC Token作为中间结算媒介。
链外数据的传输则需要预言机(Oracle)提供数据的可信通道,MXC要做类似对接不同公链的预言机服务(预言机为区块链智能合约自动履行提供外部真实资讯的平台)。经过MXC认证的硬件,也增加了数据可信度。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