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站在移动互联网风口上的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缔造了小米神话,作为全国人大[微博]代表,雷军希望把下一个风口概念物联网带给全行业创业者,所以他希望“加快制定智能家居国家标准”为物联网爆发奠定政策基础,也希望“继续修订《公司法》改善创业环境”。
雷军是公认的“IT劳模”,历经职业经理人、天使投资人、创业者等多重身份,更是当下中国经济界最炙手可热的创业偶像,在倡导资产开放的年代,他希望做个最佳践行者。
小米以逐年暴增的业绩和不断扩张的领地冲击着传统制造业,且以一种新的互联网思维模式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造。但换个角度,雷军更希望这种变革以开放共赢的模式进行,以投资美的、爱奇艺等近30家生态链伙伴为例证,雷军试图讲述关于创业、创新、开放、融合的新故事。
事实上,想从雷军身上取经的人不会比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少,但一对一面授机宜并非创业黄金时代的最佳途径。所以雷军希望从政策这一基础架构维度为创业者鼓与呼。
商报访谈
智能家居亟待国家标准
北京商报:智能家居统一标准的障碍和意义在哪里?
雷军:制定一个标准非常容易,难的是执行。所以,最核心的是工信部和相关单位牵头,要有几家市场上的主要合作伙伴鼎力支持,它很快就会变成行业标准。也就是说这个标准最重要的是被大规模使用。
而一旦智能家居标准被广泛应用,实现产品的互联互通,将是家电、家居制造资产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并能进一步提升该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北京商报:传统资产向互联网企业融合的难点在什么地方?
雷军:大家都想建立一套自己的体系,甚至是封闭的体系,三晋国际招标,但是我认为这个封闭的体系是不长期的,而且也不容易真正做成。
我认为开放融合还是有机会的,因为去年一年都跟各个家电巨头在交流,虽然只和美的达成了深入合作,但是我相信一家一家的都会愿意开放,建立一个开放的共同标准。比如说小米手机能不能控制海尔的电器甚至同行的手机能不能控制小米的这些智能硬件,我其实都是非常愿意看到的。只有开放,我们才能建立统一的标准,我们才能把握住这一次智能家居的时代机遇。
北京商报: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如何突围?
雷军:以小米为例,有几点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首先,互联网最核心的是用户体验,扁平化结构能够根据用户的意见快速反馈。
第二点是专注。小米的产品非常少,比如说传统手机公司一年做50款,而我们一年只做三四款,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用这些手机,有问题的话,就会比消费者更早知道。
第三点是找最优秀的人、最优秀的供应商合作,然后用最优化的流程,不惜代价做研发。
北京商报:您连续多年关注《公司法》修订的初衷什么?
雷军:我国掀起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加快改善创业环境就显得尤为迫切。在创业投资领域出现的一些新的实践模式在《公司法》层面上没有考虑或有可商榷之处。但创业者却普遍因《公司法》的不健全,遭遇资本、人才等各方面的束缚,影响了新经济转型。
我建议修订《公司法》,大力破除对个体和企业创新创业的种种束缚,尤其是要加快人力资本制度和企业清算分配制度、库存股和股权回购等条款,和世界先进国家接轨,以促进创业投资,进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北京商报:您如何看待当下的创业环境?
雷军:这两年是创业者的黄金年代。因为资本泡沫化,只要好的创业公司都可以在市场上拿到足够多的钱。过去一年时间,新创业的公司很多家估价都过了1亿美元,极个别优秀的都到了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美元。
之所以这样,主要原因有几点:首先是政府的大力倡导。中国今天的创业环境跟前三五年相比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关村创业大街就是很好的例证;其次,中国成功创业公司的市值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像阿里巴巴[微博]上市两三千亿美元市值,京东上市400亿美元的市值,这种成功反过来使投资者愿意对中国的创业公司给予高估价。
因为我本身也在投资界,所以感触比较深,过去一年是创业者的黄金岁月,我相信今年依然是。过去的一年,包括今明两年,我认为创业氛围都会非常浓厚,而且应该是创业最好的年代,特别是以云计算、物联网和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资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的融合创新,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环境。
代表声音
物联网规模远超互联网
去年雷军的议案围绕大数据展开,今年则更为具体,直接瞄准智能家居国家标准的制定。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