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人能想到,疫情之下,电梯竟然成为了人们为数不多的玩梗胜地。
由于对「无接触」的严格要求,人们不仅自发默认了「三人一梯」的潜规则,摁楼层按键的方式也千奇百怪。牙签、纸巾、打火机……无所不用其极。
这可能是最炫富式摁电梯 | 网络
为什么不能用更科技的方式来做到摁电梯呢?于是,「声控电梯」来了。
并不是疫情催生了声控电梯,但声控电梯确实迎合了疫情当下的刚需。
不止一家语音厂商向极客公园(ID:geekpark)提到,正是看到了大家对于摁电梯,也就是接触电梯的排斥,才开始考虑声控电梯的重要性。
国家卫健委的报告指出,新冠病毒虽在光滑的物体表面不易存活,但在电梯按钮、门把手、门铃按钮等大众高频接触的地方,相互接触交叉感染的风险还是很大的。云知声方面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表示,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技术的方式规避电梯内的病毒传播风险成为了公司关注的方向,也是声控电梯方案推出的一个核心原因。
在疫情爆发之后,诸如华为、百度、思必驰、云知声等公司都开始推出声控电梯,把电梯的接触因素尽可能地降低。
思必驰智能电梯离线语音模块产品负责人司帅帅在接受极客公园采访时表示,2 月 2 日,在老家的他突然发现朋友圈、微博等社交媒体上许多人都在晒摁电梯的操作,不乏有人吐槽摁电梯不可避免地要接触。这个事情让司帅帅意识到,把声控电梯做成产品的机会到了。
智能电梯离线语音模块是思必驰近期针对疫情推出的解决方案之一。如今市面上许多电梯的语音功能仅限于语音播报,在楼层到达开门时,播报该楼层以提醒乘客。思必驰方面提到,这种方式,只是在电梯主体之外单独外接一个感应模块,无法与电梯系统产生联动。智能电梯离线语音模块则希望赋能给电梯多一种指令交互的方式:无接触式的语音控制。
思必驰智能电梯离线语音方案展示 | 思必驰
云知声也在近期推出基于旗下自研物联网人工智能芯片的「无接触智能电梯解决方案」,让人们通过语音就可以快速、便捷地操作电梯。
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无接触语音模块」。因为这套软硬件方案可以用在很多语音交互场景之下。对长期浸淫在语音交互技术的厂商来讲,技术并不是最大的问题。
「最大的难点在于从零开始了解电梯。」司帅帅告诉极客公园,尽管每人都坐过电梯,物业,但它的构造很少有人明白。对它进行改造就更别说。团队花了三天时间把电梯的电引系统、电力拖动系统、电气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相关资料了解清楚,对一台现成的电梯进行改造,仅需对其中的人机交互模块动手即可。
云知声方面对极客公园表示,首先电梯属于工控产品,因此语音方案需达到工业标准,硬件需要经过相关的安全标准和电气安全性能测试,对安全进行保障;第二是后期维护成本,一部电梯的使用寿命一般在 15 至 20 年之间,要保证智能语音方案持续可用,对方案本身的长时间可靠性要求较高。
另一方面,如何与场景结合,找到针对电梯的特点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在电梯内做语音识别,其中一个大问题是噪声。一些比较老的电梯开关门时会有吱吱呀呀的声音,对于语音识别存在一定干扰。另外,当电梯关门后,因为气压的变化,封闭空间与开阔场景的声音信号略有不同。
降噪的方法分为两种。一个是前端信号处理,在麦克风收声后对其进行降噪,思必驰的语音模块用的是双麦阵列,可对声音进行空间降噪。云知声智能电梯方案同样采用多麦克阵列拾音,通过波束成形等算法定位说话人的位置,提高识别率。
这还不算完,后端的算法模型会根据收录的声音进行二次降噪。云知声提到,智能电梯解决方案内含深度定制的噪声抑制与去混响算法,可以在一定的噪音环境下准确识别梯控语音命令。
云知声智能电梯离线语音方案特点 | 云知声
由于电梯场景与车载、家居场景的噪声来源不太相同,比如车载场景主要噪声是胎噪和风噪,山西物业,针对车载场景的噪声已经有公司研究并优化。而电梯场景下相关数据较少,所以算法模型还存在优化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