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宝安区一场物业管理品质提升大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此番行动是宝安在打造“共享家园”的美好愿景下,努力探索基层治理现代化路径。6月底,宝安将实现专业化的物业管理全覆盖。
据悉,宝安区委、区政府今年提出加快构建以社区党委为龙头的现代化社区治理体系,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动物业管理高品质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并将这个工作目标作为今年全区重点领域改革项目之一。
今年年初,《宝安区物业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宝安区物业管理高品质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正式印发,标志着宝安区物业品质提升行动全面展开。在这场行动中,宝安区通过探索建立星级评价、责任清单、公开承诺机制,以及质价相符、良性循环的“村改居”物业管理市场机制,首次明确了物业管理各方主体责任边界,推动全区物业管理迈上规范化标准化轨道。
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开始全面推进,并取得初步成果,一批先进代表已经出炉。接下来,宝安通过示范引领、整顿后进,形成行业内“比学赶帮超”的良性互动局面,从而提高整体的管理服务水平。
行动
政府加大投入,“村改居”小区变化明显
时间回溯到10多年前,宝安从原关外区域到现代城区的城市化嬗变过程中,基层单元也在完成着从自然村到社区的转身。随着宝安的撤县建区,大批社区开始“村改居”,在这个过程中,不少问题涌现出来。
“村改居”社区相对薄弱的基础设施是宝安城市化最大的“拦路虎”。这些“村改居”社区住宅普遍历时较久,各种设施、设备、管网大多老化破旧。与此同时,外来人口大量涌入让不少“村改居”社区成为城市治安与卫生等方面的“死角”。
在西乡街道乐群社区,多年来社区乱摆卖现象严重,一筐筐活鸡活鸭,在路中当街宰杀,血水污水横流,还有垃圾车长期停放,引来苍蝇满天飞舞。
在海乐花园居住了10年的居民崔先生回忆说,以前没有专业的物业公司,业委会聘请人员自行管理,多年积压了很多矛盾纠纷,直接导致的恶果就是小区乱搭建现象极其严重,有的房屋楼顶违章搭建严重影响房屋主体安全,有的违建直接建在小区空地和河道上,还有的占据消防通道。
严峻的形势让政府决策者必须迎难而上,在宝安引进专业的物业管理迫在眉睫。
然而,物业进社区的推进并不顺利。笔者了解到,多年前,原特区外曾大举实施物业管理进社区,然而3年过渡期结束后,不少物业公司却因为住户抵制交费而难以生存,纷纷退出,城中村的管理至今仍令人诟病。
分析这一僵局的形成,宝安区住建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最重要原因是城中村住户尤其是房主,尚未形成物业服务消费意识,或者说是购买服务意识,不少人难以理解,为什么在自己祖祖辈辈耕作生活的土地上,还要缴纳管理费?然而,他们并没有意识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中村大量的公配设施,如排水、排污、照明、道路等均需要维护。
为解决这些问题,自2006年开始,宝安区政府采取了先期投入经费对小区公配设施进行整治改造,对进驻“村改居”社区的物业公司给予前期经费补助等措施,持续提高推进工作效率。与此同时,区政府出台了《宝安区进一步推进“村改居”社区物业管理工作方案(2017—2019)》,为进一步推进宝安区“村改居”社区物业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对物业公司‘以奖代补’的工作已开展10多年,宝安‘村改居’小区变化明显,环境卫生、公共秩序更加良好,管理更加规范,居民满意度进一步提升。”宝安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说。
沙井街道后亭社区是典型的“村改居”小区,2017年11月,宝安区委在沙井街道后亭社区开展现代化社区治理试点,目前已初步形成社区党委统筹、多种社会主体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据了解,小区物业公司管理在实践中制定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形成了一整套涵盖物业管理运行和行政各要素的制度体系。后亭社区1.2平方公里由社区股份公司的全资物业管理子公司统一管理,每月公示物业费收缴明细,实现物业管理费100%全额收缴。社区股份合作公司积极做好集体自有物业管理和围合式小区的内部治理工作,对社区其他各类主体要按照责任清单,切实绑定主体责任。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