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沈建忠:新时代催生新物业

作者:物业网 2019-10-19 我要评论

文/沈建忠(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 新字代表了当代中国企业、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处在变革时代的我们要不断地...

沈建忠:新时代催生新物业

文/沈建忠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

“新”字代表了当代中国企业、中国社会的精神面貌,处在变革时代的我们要不断地创新求变。物业管理行业所追求的“新”,并不是要标新立异,而是更多来自于转型升级的紧迫感,是用创新精神去追寻行业更快更好发展的路径。“新也预示着时代不同了,站在新的起跑点上,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作为才能让行业发展得更好更快。在我的思考和期待中,新物业的内涵和特征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第一,新物业摆在第一位的是要解放思想、扩宽思路。

不管时代如何变化,对于现代物业服务企业来说,追求高质量服务、为业主带来更好服务体验的初心不能变。新并不意味着要舍弃物业管理几十年积累起来的好经验、好做法,而是要传承、发扬光大,物业服务中的基础要素不能舍弃,像诚信服务、契约精神、工匠精神和品质管理等物业管理精神,一个都不能少。回过头来看中国改革开放40年,最重要的成果就是思想解放,让生产力得到释放。由此可见,新物业的“新”主要体现在要用创新的思路去整合资源,通过人力、资本、技术的融合使行业脱胎换骨,提升资产的集中度,提高行业的科技含量,改造企业的组织架构,创新商业模式,给服务对象带来更多的惊喜和体验,提升幸福指数,也就是回归到物业管理那句最本源的话,让物业管理更简单,更有价值。

物业管理行业要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打开原本封闭的环境,转变固有的思维模式,只有思想、观念上有创新意识,才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推动行业的大发展、大进步。如果仔细观察能够发现,所有的服务领域都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根本性、革命性的变化。马云讲的新零售、新金融等六新概念,其实也是这个道理。阿里巴巴旗下的盒马鲜生以及社区开设的新零售商店,对于顾客来说,终极目标同样是购物,但流程和服务不一样了、效率就高了、体验就不一样了。万科物业朱保全近期写了一篇《故宫管理启示录》,讲的是故宫前任院长单霁翔通过一系列创新思路和技术,解决了故宫积忧多年的买票排队、游览人多、体验糟糕等的一系列问题,我非常赞赏这篇文章最后一段话:“解决客户的痛点,应当是我们工作中第一之所在。不论是变革还是创新,都如同故宫一样深邃,但从客户视角思考并行动,一定会是这片迷雾中的灯塔,物业重庆,不但给我们方向,更给我们勇气与信心。”现实当中,物业管理也是如此。思想的解放、看问题的视角决定了新时代下生存的空间、发展的余地。所以,要解放思想,拓宽思路,新物业一定是协同化、扁平化、平台化和智能化的。

沈建忠:新时代催生新物业

第二,新物业应该体现在资产集中度和专业化程度上。

要打造新物业,建设现代化服务平台,一定是要符合“二八”定律,即百分之二十的骨干企业,掌握百分之八十的资产资源。我们目前有11.8万家物业服务企业,中国物业搜索,每年还有数量相当可观的增长,这不是行业理想的发展趋势,因为小而全、小而散不符合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规律,也不符合互联网时代需要规模化和高科技装备的趋势。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发布的《2018年物业管理行业发展报告》显示,综合实力T0P100管理面积总值是79.13亿平方米,仅占全国物业管理总面积的32%,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还有巨大空间。新物业要培育、造就一批领军型的骨干企业,以开放、平和的心态,去对待企业正在发生的兼并、重组,要鼓励、支持、引导资本的介入,推动行业集中度的提升。互联网时代,资源必须高效地整合,才能形成规模的效应。因此我近几年一直在强调要有共享、协同的理念。一个企业能够做大做强不是看你拥有多少资源,而是看你能够拥有多少资源的能力,要用生态圈的概念,找到合作的伙伴,优势互补,从而提升资产集中度。

那么中小企业是否就没有生存的空间,没有价值?并非如此,中小企业只要做专、做精,实现小而美、小而专,一定会活得比大企业更滋润,价值也将更高。个性化、多元化服务的时代,每一个用心、专注的企业,一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和价值。

第三,新物业体现在科技含量高。

中国物业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中国物业资讯网
相关文章
  • [field:title/]

    曹阳:深圳物业管理法制建设

  • [field:title/]

    2021北京亚洲消费电子展览会

  • [field:title/]

    “买遍中国”河南站直播,T

  • [field:title/]

    2021深圳国际包装新材料展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