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档住宅高的物业价位往往让普通收入住户难以承受。
深圳一高档住宅里,端水果的服务员忙碌地迎接买房客的到来,好的物业是购房者考虑的重要依据之一。
物业管理费,每户都在交。多少钱合理?调价谁来定?桃源居社区的物业管理费调价一事引发了让物业管理处和业委会都始料不及的风波。而这只是深圳市目前物业管理行业积累问题的冰山一角,长期以来,物业管理公司与所服务的小区业主在费用问题上一直在“暗战”。据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的摸底调查,由于物管提价困难,已经导致目前深圳市物管行业陷入了压缩成本应对涨价压力的恶性循环。
多层建筑物管成本反降
“物管的调价一直是阻力重重。”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曹阳说,桃源居发生的事情只是这种暗流涌动之下的极端反映。曹阳称,在物业管理费的合理标准方面,他们做过两次大型的科学抽样调查。第一次是在2006年进行的,当时是对2003年到2005年间的物业管理费成本状况进行调查。当时了解到的情况即是成本在高位运行,管理费标准达不到成本要求。
随即着手开始指导标准方案的制定工作,2006年底,物业管理协会提出了初步方案,在当时的物价局和市国土房产局指导下,物业管理协会召开了大量座谈会,征求业主、物业管理企业对初步方案的意见,对方案进行反复修改,于2007年6月将方案提交政府部门审议。2007年7月,原物价局与国土局共同组织召开了收费指导标准的论证会,邀请听证代表以及部分业主和物管企业代表参加。最终调整之后,多层住宅的的收费指导标准调整为0 .6元/m2·月-1.3元/m2·月。比之前标准分别上调23%和30%;高层住宅的收费指导标准为1 .9元/m 2·月-3 .9元/m 2·月,比之前标准分别下调27%和13%。当时的背景是深圳市多年以来物管价格被指为畸高,高层的标准被视为“理性回归”。
而去年所做的物管成本调查,针对的是2006-2008年间的成本状况。其中的一项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很奇怪的现象,多层物业的成本不升反降。”曹阳说,实际上在这三年间,深圳市的综合生活成本在飞速上扬,CPI突飞猛进,最低工资标准不断提高,新劳动合同法的推出,这些均应带来物业管理成本水涨船高。而高层的物管成本虽然高于之前,但物业管理费普遍没有上调。
不敢涨价导致服务打折
据物管协会介绍,去年所做的调查,是为了调整物管费指导价而受物价局等部门委托所做的。调查使用社会平均成本来确定成本,但现状中由于种种复杂因素,导致多层住宅甚至出现了社会平均成本降低,而普遍的综合成本实际上是上涨的。唯一的原因就是物业公司减少了应支出成本,压低了平均成本。“这种情况下还能按照这个成本来定价么?”曹阳表示了质疑。
在物业管理协会看来,如果说2007年那次新标准的出台,是对之前过高的价格进行了理性回归,目前的成本现状实际上已经反映了物管行业面临着发展困境。曹阳认为最大的原因就在于物业管理指导价没有涨,业主的压力又使得物管公司“不敢涨价”。导致物业公司减少了人工和服务成本,也就是刻意压低成本,结果就是降低了服务质量,业主投诉频繁,双方关系更为恶化。“这实际上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曹阳说。
去年以来,深圳市物业管理协会一直在与物价部门和住房建设部门沟通协调。曹阳直言:目前的指导价定价机制单纯按物管公司实际成本来制定存在一定的偏差和问题。而社区专家、中国社区服务工作委员会业委会和物业管理工作委员会主任舒可心却认为,既然出现这种情况,就说明服务和被服务的双方是认可的。业主没有提出意见,物管公司相应的“偷工减料”就不能认为不合理。他认为“存在即合理”,现状之下能维持,就证明了这是相对和谐的解决方式。
物管费用定价机制引争议
而曹阳则显得忧心忡忡。“从理论上讲,提供服务的单位跟被提供服务的客户协商议价似乎有一定道理。操作起来实际上很难。”他说,有一些调价是成功的,不错。但这些成功的案例都很少有按照物业公司测算出来的成本需要而确定的。“一般都是一压再压,才得以通过,还算是比较好的情况。毕竟还能够调价。”他说。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