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蓝筹物业入选企业合计30家,在管物业建筑面积总和超过18亿㎡,市场占有率达到10.1%,已成为中国物业管理市场的中坚力量。
蓝筹物业企业中,7家企业的在管物业面积超过1亿㎡,引领行业企业规模化发展,分别为万科物业、碧桂园物业、金地物业、金科物业、绿城服务、长城物业、龙湖物业等;在管物业面积6000-10000万㎡的3家,分别为中海物业、保利物业、雅生活物业等;另有2000-6000万㎡的7家,2000万㎡以下企业13家。
蓝筹物业企业中,主板上市公司3家,包括中海物业、中奥物业、绿城服务等;新三板上市企业7家,包括保利物业、银城物业、盛全物业、第一物业、嘉宝物业、天骄物业、开元物业等;另有非上市企业20家,其中部分业绩领先企业正处于积极筹备上市阶段,例如碧桂园物业。
为更好地呈现蓝筹物业企业近年经营状况,睿信地产咨询根据蓝筹物业企业在管物业面积所属量级,并参考其他核心指标,将企业分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并对各梯队2014-2016年核心经营指标均值进行分析,大厂渔具城,以期更好地呈现不同规模企业的经营状况,为读者提供更有参考意义的行业数据。
2017年蓝筹物业企业名录
伴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蓬勃发展,物业服务行业也在三十多年的探索转型中不断前行,逐步从粗放式的管理发展模式中脱胎换骨。从2014-2016年蓝筹物业整体经营情况来看,业务规模、盈利能力、业务结构、产业负债、现金管理、人均效能等核心指标整体向好,体现出行业企业整体业务与管理水平的持续提升。
蓝筹物业企业近年来规模发展势头迅猛,主营业务收入、在管物业数量及面积、在管住宅项目总户数等核心指标增幅显著,显示出积极的战略姿态。物业费收入仍然占据主要地位,但以规模企业为引领的多元化业务正在如火如荼开展,除物业费收入外,增值服务收入、顾问服务收入及其他收入逐渐增加。虽然酬金制被认为是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但受到物业公司管理能力、业主消费习惯、项目所属区域等影响,包干制收入占物业费收入比例近年来呈现整体趋稳、小幅下调的趋势。
传统物业服务作为劳动力密集型行业,盈利提升空间相对有限,而企业在管理能力、人均效能、业务结构上的差异,成为影响不同规模企业的毛利润水平的关键。随着人工成本增加和新业务拓展带来的压力,蓝筹物业企业营业成本近年来持续提升,但得益于管理能力的大幅强化,三项费用率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使得蓝筹物业企业整体净利水平稳中有升,势头良好。
持续增长能力的打造是企业长久发展的基石,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在管项目数量与面积增长率、合同储备项目数量与面积增长率等核心指标来看,蓝筹物业企业持续增长势头向好,其中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蓝筹物业企业拓展速度更为亮眼。储备项目保障系数方面,受2014-2015年年度新增项目数量与面积大幅提升影响,储备系数整体呈现小幅回落趋势,体现出蓝筹物业企业在项目拓展与规模扩张方面逐渐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规模与效益的平衡,对整体发展节奏的把控更为精准。
业务结构方面,受行业特性影响,住宅项目仍然是蓝筹物业企业业务发展的基石,住宅项目数量与面积占比通常在70-85%之间。规模扩张之余,核心区域深耕成为蓝筹物业企业近年来业务布局的关键,TOP1、TOP3、TOP5区域集中效应显著,中小企业集中度更高。精准布局3-5个优势区域,重点突破、区域深耕,成为蓝筹物业企业下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随着蓝筹物业企业纷纷试水多元化业务,投融资活动的规模与频次逐渐增加,而蓝筹物业企业的财务风控意识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从典型蓝筹物业上市企业产业负债率水平来看,均得到了稳步控制,大部分回调至60-70%之间。在保证投融资活动的前提下,大厂渔具城,杠杆水平的稳步回落使得企业长期发展的抗风险能力有所提升,全国企业公司信用征信管理平台,业务策略与管理模式的选择空间更为灵活。
随着蓝筹物业企业业务结构的转变及多元化业务的探索,物业服务行业逐渐得到资本市场的认可。与前一阶段相比,2016年,蓝筹物业企业投融资活动在参与企业数量及投资规模方面均更加活跃,投资性现金流出、融资性现金流入普遍增加,前期投资回报逐渐兑现,投资性现金流入较2014年也有明显提升。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