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遇到刮风下雨,我们这楼的外墙粉刷层就会稀里哗啦直往下落,现在修完之后美观多了。”五金灯具建材店店主翟祥祥在底楼的门面房里经营五金建材生意有两三年了,对这幢老公房发生的新变化,十分感慨。
位于阜新路180弄的13号楼是一栋五层老公房。随着长年风吹雨淋,整栋楼外墙粉刷层开始大块大块地脱落。由于该栋楼沿街,底层还有一排商铺,过往行人较多,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翟祥祥说,以前大家进进出出都觉得很不安全,到了下雨天,地面积水严重,对生意也有影响。
由于外墙面的脱落和渗水,房屋的内墙也产生了大面积的霉变。五楼的居民江玉阴家中更是由于潮湿长出了蘑菇。她告诉记者,以前一到下雨天,家中就很潮湿,墙体的严重渗水还导致底楼积水。“我们进进出出都是垫着砖头的,水退了地上就都是泥沙”。
四平路街道房屋管理办事处在排查中发现13号楼外墙粉刷层脱落的问题。经调查,该楼属于无物业管理区域,前期开发商系广州远洋公司,其相关业务及办事处都已经撤离上海。多年来,该小区一直未成立业主大会,目前小区被委托给第三方公司管理,每年的维修预算只有1000元。
面对复杂、棘手的难题,四平路街道多方努力,积极搭平台、拟方案、协商沟通解决方案。工作人员首先想到,搭建平台召集该楼楼组长、居民代表及底层商铺共商共治,拟定维修方案,以分摊出资的方式对外墙进行维修。但13号楼大多数居民为租客且底层小商户也多为承租户,对于需分摊的1万多元维修费用有较大抵触情绪,几次沟通下来都没能取得进展。
房屋安全隐患一刻不容耽搁。街道在部门例会上专门讨论研究了阜新路180弄13号楼外墙维修的对策。“依据相关政策及当前情况,我们认为还是要另辟蹊径,在前期开发商广州远洋公司上下功夫。”四平路街道房屋管理办事处主任张林介绍。
几经周折,工作人员终于联系到了广州远洋公司位于广州市的上级公司。“作为该楼的前期开发商及大业主,根据新出台的《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七十一条规定:建设单位未按照规定提出成立业主大会书面报告前,专项维修资金不得动用,住宅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需要维修、更新和改造的,应当由建设单位承担物业维修责任。”街道房办以挂号信的方式向广州远洋公司发出了关于阜新路180弄13号楼共用部位维修的告知函。
在四平路街道的积极推动下,广州远洋公司近期同意维修并启动了阜新路180弄13号楼的外墙维修工程。经过维修,目前房屋已排除了安全隐患。
日前,街道在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又结合“美丽街区”工作对阜新路180弄13号楼的周边环境开展整治,将原本杂乱无章的店招店牌进行统一设计和装修,内蒙古物业,使房屋整体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下一步,街道还将趁热打铁,积极推动广州远洋公司启动相关程序,正式成立业委会,争取早日把该楼纳入正规的统一化管理。
像这样的无物业管理小区在四平路社区不是个案。它们中,有的开发单位早已倒闭,没有维修资金,有的无法动用维修资金,还有的常年靠其他物业公司或者居委会“接济”保洁、保安事宜。近年来四平路街道稳步推进无物业管理小区的业委会合并,按照“成熟一个,成立一个”的原则,积极协助小区理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间的关系。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平路街道党工委紧紧围绕八个方面专项整治问题,把解决问题作为重点,坚持以解决群众真需要、实现群众满意度来衡量主题教育成效,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全过程,边学边查边析边改。街道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深入基层、社区,围绕民生重点问题,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征求收集问题和意见建议20余条。
边学边查促“做了”向“做好”转化。“12345”民生热线反映的问题大多数是民生问题,街道在认真分析市民热线主要诉求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处置办法》、《12345工作考核办法》,对接单、受理、办理、回复等每个环节都明确了规范,统一了标准。同时,还创新建立了“疑难工单会商”、“双向告知”、“问题预警”等工作机制,自我加压努力将“满意”作为热线处理的唯一标准,实现了从“重办理程序”到“重实际解决”的跨越式转变。今年以来,山西物业,“12345”热线工作始终位于全区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