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上大家都在说万科物业行不行,说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做到契约精神”,“只有坚守契约精神,万科物业才能走出农耕文明”,物联招聘,“对外,要强调契约精神;对内,最重要的是默契”,“只有契约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理想,我们的彼岸,才能够真正到达”……
昨日,在万科物业夏季例会上,大宝做了题为《通往彼岸的契约》的演讲。万物君摘录其中精华,与大家分享。
通往彼岸的契约
我来万科物业6年,很多人都在问我,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是彼岸。但彼岸长成什么样子,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
彼岸是匠人精神
现在资本市场有种很时髦的做法,就是花钱收购项目,一个一个收,但其实收购的人,自己都没有相关项目的经验,也不会具体去做项目。万科物业适合这么做吗?
上周,朋友圈有个大家都在转的帖子。有家日企租了山东一块1500平方米的土地。第一年荒的,任杂草丛生。第二年养奶牛,牛奶也不喝、也不卖,都倒掉。这几年,当地的农民看着,就很疑惑,“日本人真傻”“他们到底会不会种地”。5年后,日本人才开始耕种。结果地里的草莓上市后,在上海特别畅销,价格还是普通草莓的5倍、10倍,牛奶也贵了1.5倍。
之前小米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似乎是对匠人精神的挑战。但今年上半年,大家几乎一边倒的宣传华为,批判小米。当苹果开始向华为支付专利费的时候,到底快好,还是匠人精神好,时间会说话。
说到彼岸,摆在我们面前非常重要的一个选择就是,我们选择的彼岸到底是匠人精神,是对农地的耕作,还是仅仅是资本的运作?如果让我选,我会选择匠人精神。
彼岸与互联网有关
我们今天有3位IT的同事参会。传统的物业从业者对他们既是充满期待的,又是充满恐惧的。未来做决策的,是做IT的,还是做物业的?彼岸还是什么?未来,彼岸一定是与资讯技术有关的,如果我们不主动去面对,就会被别人利用资讯技术消灭。
我们提出让项目经理离开项目,构建合伙人制度,背后某种意义上就是对物业从业者进行转型。资讯技术做的是“去中间化”。滴滴和Uber,并没有改变把人从A点送到B点的本质,司机也没有受到伤害,但出租车公司、中间层受到了最大的冲击。
移动互联网将来对整个行业冲击最大的,一定是两个岗位,一个是总经理,另一个是项目经理。因为不希望这些人受到冲击,所以我们提前做了变革。我们把项目经理独立出来成立了管理中心,我们希望原来的项目经理(也就是现在的合伙人)未来能成为行业的咨询师、成为行业知识的代表。总经理这个岗位,我们也有相应的转型。这两个岗位的改变,我们去年就在做。接下来,我们还会有其他的改变。
坚持契约精神
走出农耕文明
在从此岸到彼岸的过程之中,我们今天遇到的所有问题都来自市场化。在通往彼岸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会遇到特别多的陌生人。最开始,我们身边打交道的都是熟人,地产商、供应商、业主。其实万科物业的历史是农耕社会的历史。但今天,随着我们市场化的开始,我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陌生人,看到越来越多陌生的事情。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标志性的事件就是契约。人类文明走到今天,就是契约文明的发展史。过去,我们习惯了熟人社会。最熟悉的人莫过于自己的父母、妻儿、丈夫,根本不需要契约,因为大家本身是血脉的关系。再往后,就是熟人之间的关系,我从邻居家借根葱,是不需要契约的。但全球化,使得人必须学会与陌生人打交道,最简单的沟通方式就是契约。中国的契约文明做得好的地区,如上海和广东,就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相反,做得不好的地区,经济也不好。
对万科物业来说,今天最重要的就是习惯的改变,就是要符合契约精神。每个人都必须时时刻刻反问自己,真的做到符合契约精神了吗?如果这点做不好,万科物业将无法走出农耕文明。现在,在市场上大家都在说万科物业行不行,说的就是我们能不能做到契约精神。
坚守与业主、合作伙伴、员工的契约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