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地产芳华】2003年:明确房地产的国民经济支柱

作者:admin 2018-04-18 我要评论

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序幕。回望这四十年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每一个前行的脚印,都充满艰辛与汗血,也...

1978年,中国拉开改革开放序幕。回望这四十年来,中国发展的历史进程,每一个前行的脚印,都充满艰辛与汗血,也交织着憧憬与希望。

  改革开放大时代降临,在那个令世人皆肃然起敬的日子里,一个崭新的行业也在默默酝酿力量,期待破土而出的一天。拓荒者在这片古老而孕育生机的东方热土上,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歌行!

  四十年时光荏苒,纵使风云变幻,地产行业发展仍带动整个社会经济一路狂奔。回望来路,那些影响整个行业甚至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时刻、人物、事件总是在不经意之间上演,地产40年,一年一个脚印,印照出中国房地产发展的艰辛和坎坷,也印照出中国房地产发展的成长与收获。

  《地产40年》系列之2003年,开年猝不及防的非典疫情,一度导致售楼中心门可罗雀,楼市成交量几乎直线下跌归零。央行“121号文”和国务院“18号文”一冷一热、双管齐下,既是严冬又是暖流。这一年,温州炒房团所到之处,房价一路狂飙。这一年,地王横空出世,尽是豪迈。

  2003年,非典肆虐。这是一场来自社会与经济领域的双重考验。

  天佑中华。半年抗战后,世界卫生组织于6月24日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警告,同时将其从疫区名单中删除。

  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一年给出的惊喜是:国内生产总值不仅高于2002年,还成为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增长率达到9.1%,总量迈上11万亿元的台阶,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

  2003年,朱镕基从国务院总理一职上卸任。可以说,自1998年朱镕基正式就任总理以来,中国经济得到长足发展,房地产也跻身为国民经济主要力量,国企和民企格局更是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中国住宅投资达到10792.3亿元,历史上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商品住宅房屋竣工面积33774.61万平方米,商品房屋销售额7955.7亿,相比2002年的6032.3亿,涨幅高达31.88%。商品房屋销售面积33717.6万平方米,较2002年26808.3万平方米增长25.77%。

  值得注意的是,2003年,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个数持续减少,跌至5千家以下水平。这也是从1998年房改之后,连续多年下滑,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数量从1998年7958家的峰值一路缩水至2003年的4558家。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内资房地产开发企业呈现井喷态势,由1998年19960家,激增至2003年37123家。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一方面,总的开发企业增速迅猛,而国字头开发企业则持续下跌,呈现国退民进走势。事实上,这波房地产国有企业大规模减少,与1998年中国经济领域全面开始的国退民进和房改有着重大关系。

  1998年,中国经济遭遇亚洲金融风暴冲击风波未平,国内长江、松花江、嫩江、珠江、闽江等江河,相继发生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551亿元人民币。在这种背景下刚刚上任的新一届政府,首先面临着如何扭转经济下行和消费过冷的局面,特别是怎样拉动内需,成为时任总理朱镕基重点需要解决的中国经济发展问题。

  朱镕基着手解决三大难题:第一是力保人民币不贬值,帮助亚洲主要国家和地区摆脱金融危机;第二是拉动内需,全面激活中国经济;第三是国有企业改革,计划用三年时间让国企解困。

  人民币不贬值让中国成功抵御了金融危机,同时也稳定了香港的经济形势,为亚洲其他国家的经济复苏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而在拉动内需方面,中国以房地产为切入口,在1998年取消福利分房,从而激活了房地产消费,带动了建筑、钢铁、家居、建材、装修、物业等多个行业的发展,也就是从1998年年开始,中国房地产企业数量迅速增加,从1998年到2003年,房地产开发企业的数量猛升85.98%。

  1998年中国全面启动的国企改革,打破僵化的铁饭碗计划经济制度,由此拉开了国退民进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国企业所有制格局,也在这一年里产生根本性变化和调整。国退民进简而言之,就是国有资本全面退出竞争性的行业,这些行业和领域应由民营企业进入。

  房地产作为竞争性行业,自然也成为国有资本退出的主要领域,与此同时,房改带来的巨大发展契机,也极大激发了民企进入房地产的热情,一时之间,房地产行业在蓬勃发展的同一时间段里,国有房企则相继退出,这个现象直至2003年,仍在持续,并一举跌破5000家大关。

  2003年除了国退民进现象显著之外,在谢家瑾所著的《房地产这十年》一书中有个数据值得思考,“全国房地资产增加值2205亿元,占GDP的1.9%,占第三资产增加值的5.6%。2003年,全国来自房地资产的税收收入中,仅契税一项就入库358亿元,同比增长49%。”

国家三供一业后勤改革资源,如果你有移交单位、接收单位以及后期运营单位资源。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strong><font color='#FF6633'>李庆生:物业管理的规模效益</font></strong>

    李庆生:物业管理的规模效益

  •  郭力前 浙江华夏物业管理公司

    郭力前 浙江华夏物业管理公司

  • <font color='#FF0000'>李庆生 中国物业管理服务特许</font>

    李庆生 中国物业管理服务特许

  • 存量物业改造与盘活潜力大 王

    存量物业改造与盘活潜力大 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