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MWC上海会上,中国移动提出今年内实现全国范围内NB-IoT全面商用,全国企业公司信用征信管理平台,全年智能连接数增加1亿,总规模达到2亿户的目标。
本文引用地址:2016年才刚刚完成标准制定的NB-IoT,全球多家运营商在仅一年时间里便纷纷商用,中国移动功不可没。
据中国移动研究院无线与终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杨光介绍,中国移动通过标准制定、技术创新、资产推进、测试验证、物联网资产生态构建等工作,全方位推动移动物联网技术和资产成熟,加速跨行业融合创新生态构建。
主导完成首个版本核心标准制定 通过试验不断推动技术成熟和完善
可以说,NB-IoT标准制定并这么快落地,中国移动功不可没。据悉,中国移动在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CCSA(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等国内外标准组织均担任了重要领导职位或牵头重要项目,并在3GPP牵头提交NB-IoT核心接入技术方案,在确保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上,整合NB-IoT两大技术阵营的方案,确保全球统一标准尽快形成,避免资产碎片化风险,并于2016年主导完成NB-IoT首个版本核心标准制定,在3GPP创造了单一技术标准制定的最高效纪录。
在CCSA,中国移动牵头完成了NB-IoT端到端行业标准制定,为指导并加速资产研发奠定基础,同时成功主导通用模组行业标准立项,主导通用模组技术写入行业标准,更好的引导物联网终端资产发展。
作为GSMA 蜂窝物联网外场测试规范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移动在GSMA主导MIoT测试用例体系框架的重构与完善工作,并同步在GCF主导构建测试认证体系,加速推进芯片、模组测试和仪表开发,完成了蜂窝物联网模组的全球首次国际测试认证。
中国移动研究院先后于2016年10月和2017年2月完成了全球首个基于NB-IoT和国内首个基于eMTC的端到端实验室技术验证,并完成了NB-IoT异厂商互通实验室测试。;自2016年12月至今,中国移动分别在杭州、广州、上海、兰州、福州等地进行外场试验,历时9个月,开展了全场景、全方位、精细化的测试评估。;测试涵盖居民楼、酒店、底商、写字楼等典型应用场景下的端到端技术能力,累计完成覆盖增强、数据传输、移动性等关键技术领域的430余测试项。同时,结合共享单车、智能停车、水质/环境监测、智慧路灯、燃气抄表等业务做了真实使用场景下的性能评估和示范应用。针对NB-IoT外场测试中发现的终端小区重选滞后,导致终端移动后信号质量较差、全网吞吐量较低的问题,中国移动积极研究并提出创新方案,根据实际部署场景,为终端自适应配置重选启动测量门限,该方案已被3GPP采纳并写入标准。该方案的应用,将有助于提升NB-IoT终端在移动场景下的信号质量,改善NB-IoT网络性能。
技术创新保证NB-IoT成功商用
不同于以往的4G技术,蜂窝物联网终端类型多样,覆盖众多行业,因此其研究面不仅仅涉及通信层面,还涵盖垂直行业需求分析,资产生态构建,端到端解决方案研究等多种层面,需要更广更深层次的技术研究。
中国移动积极研究物联网不同垂直行业的应用需求,立足“端-管-云” 进行技术创兴,构建完善的技术体系。在端方面,提出并积极探索通用模组产品研发,三晋国际招标,降低模组研发成本和行业壁垒,构建“芯片-模组-终端”三段式测试体系,确保客户选择高质量保障的芯片、模组、终端等产品;在管方面,积极研究各类优质、灵活、高效的网络部署方案,并创新性提出物联小站等低成本、快速部署方案;在云方面,提升OneNET和连接管理平台核心能力,构建数字化创新服务能力。
为了解决当前模组市场碎片化无法有效支撑未来包罗万象的物联网市场快速、规模发展的问题,中国移动研究院整合不同行业的物联网应用需求,在业界率先提出通用模组创新解决方案,定义通用模组标准的接口、统一的尺寸、通用的封装,构建物联网通用模组体系,从而大幅降低物联网应用开发和部署门槛。
例如,针对物联网模组厂家对于模组标准化的不同理解,中国移动研究院积极耐心的与资产上下游进行沟通,不断加强合作交流,历经多次沟通会,线下与厂商交流不下30余次,最终与多家芯片/模组厂家达成合作共识,成功在CCSA立项并通过征求意见稿。已于2017年6月在移动物联网大会上联合资产发布4款面向垂直行业的NB-IoT系列通用模组。后续,中国移动研究还将陆续发布更多的NB-IoT通用模组。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