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我国打造首个天基物联网系统 未来应用场景广阔

作者:物业网 2020-03-30 我要评论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准确的来说,...

  物联网,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在此基础上,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资讯交换和通信,也就是物物相联。


  其中,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关键技术之一,好比人的眼耳口鼻,但又不仅仅只是人的感官那么简单。准确的来说,传感器部署才是关键。从这一层面上来说,仅有
传感器采集数据还不行,还需要芯片与通信网络。其中,山西物业,芯片负责存储和处理传感器数据,如存储芯片、处理器等;通信网络,则负责让物-物、物-人之间顺利传输数据。三者缺一不可,共同作用,才是物联网概念的题中之意。

  地面物联网与天基物联网


  在5G时代来临之际,两大应用场景备受关注,那便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但大多应用场景主要体现在物联网上。物联网从1999年提出至今,已形成完整的概念,依托于地面物联网应用逐渐发展成熟。地面物联网,顾名思义,依靠的通信网络是地面网络,比如移动通信网络。
  但移动通信网络对于全球的覆盖是有限的,很多地区都没有信号。在一些大范围、跨地域、恶劣环境等数据收集的领域,由于空间、环境等限制,地面物联网无能为力,出现了服务能力与需求失配的现象。这时,便需要天基物联网通过发射许多颗低轨道卫星组成卫星链,对全球进行有效的覆盖。
  比如,海洋、森林、矿产等资源的监视与管理;地区灾害的监测与预报;海洋监测管理、海上浮标、海上救生;交通、物流、输油管道、电网等监控管理;野外珍稀动物的跟踪监测;军事的无人机、导弹、舰船、车辆的协同控制等。
  特别是在全球超过80%的陆地及95%以上的海洋,移动蜂窝网络无法覆盖。因此,在一些偏远的山区以及极寒地区等,几乎是收不到网络信号,这些都促使我们去构建天地一体化的环境,也就是天基物联,即靠天基资讯网络来实现,通过卫星实现全球覆盖。


  我国打造首个天基物联网项目

  通过卫星组成的天基互联网,可使我们能够随时随地的接入网络,而要实现“万物互联”,则需要的是另一种网络——“物联网”。在日前举行的航天高峰论坛上,我国宣布将打造首个“天基物联网”系统,两颗试验验证星将于2019年年底发射。


  据了解,我国首个“天基物联网”被命名为“行云工程”,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所属的航天行云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实施。工程于2018年正式启动,计划通过构建由80颗低轨通信小卫星的星座系统,发挥通信卫星“全球覆盖、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成本低”等优势,以卫星为基站,将全球范围内各种资讯节点和传感器等智能终端进行有效连接,与地面通信设施形成互补,形成基于卫星、覆盖全球的物联网资讯系统。
  据悉,“行云工程”分为α、β、γ阶段。α阶段为试运营、示范工程建设阶段,计划建设由“行云二号”01星与02星组成的系统,同步开展试运营、示范工程建设,对实时数据要求不高的客户就能使用网络;β阶段实现小规模组网,完成小星座系统构建,并开展第一阶段系统运营和市场开拓工作。届时,物业,天基物联网可以实现1小时提供一次数据;γ阶段将完成80颗星的全球组网,实现全球覆盖,在全球范围内为全世界提供天基物联网即时服务。

中国物业网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中国物业资讯网
相关文章
  • [field:title/]

    物联网+5G 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

  • [field:title/]

    物联网卡在车联网中的作用

  • [field:title/]

    连接入门知识:适用于物联网

  • [field:title/]

    我国计划2025年形成天基物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