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给你提供最大化的资源变现渠道。
联系:184-110-75616 李经理
手机看新闻:进入四川手机报 短信看新闻:订阅四川超特快
四川新闻网峨眉山5月19日讯(赵蝶 记者 李京枝 实习记者 万忆)5月19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被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2005-2008年度“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两个、四川唯一获此殊荣的风景区。这是峨眉山继今年3月蝉联“全国文明风景区”桂冠后,又一国家级殊荣。
据悉,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每四年举行一次,是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一项最高荣誉。原峨眉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党委书记马元祝,主任秦福荣,纪委书记、综治办主任吴万林,因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同时受到了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嘉奖。
峨眉山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是我国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单位,核心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景区内有1个乡、16个村、1.7万退耕还林农民,26座寺庙、300余名僧人,近3000家经营单位和个体经营户、5800多名旅游从业人员及20多家驻山单位、686名管理人员,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以上。还有120华里的步行游山道和52公里的旅游公路,人多、线长、面广,社会治安、消防安全、交通安全、旅游秩序管理等压力非常大。
多年来,峨眉山管委会一班人在巩固“四川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单位”成果的基础上,以争创“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为目标,始终坚持“安全是旅游的生命线”,着力营造以和谐稳定为目标的,高度重视并扎实推进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全力打造“平安第一山”。坚持把安全作为旅游的生命线来抓,一手抓景区开发建设和旅游营销,一手抓景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强经济,夯基础,立制度,建网络,重管理,走出了一条“以综合管理为龙头,专业管理为骨干,群众管理为基础”的综治工作模式,以安全旅游实现了景区综合效益的大提升。
连续多年景区内社会治安状况良好,实现了无黑恶势力犯罪,无严重危害社会稳定的重大刑事案件,无重大治安灾害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无重大影响的敌对势力分裂破坏活动和暴力恐怖事件及影响国家安全的事故,景区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安全,赢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2008年,北京奥组委和四川省委、省政府决定乐山市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接力活动在峨眉山景区举行,在上级相关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峨眉山管委会利用仅有的10天准备时间,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常规需要半年的筹备工作。2008年8月4日火炬传递接力活动获得圆满成功,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该委这次火炬传递的组织、安保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这也是对该委多年来扎实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好、最圆满的检验。
加强教育,提高素质,变景区村民为义务治安管理员。结合景区村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实际,坚持抓思想和法制教育不放松,无论是旺季还是淡季,不管是导游还是旅饭店业主,都不放松热爱景区教育、诚信教育和法制教育,引导广大村民和旅游从业人员牢固树立“安全好,旅游兴,百业旺”的思想,景区每年都要组织管理人员和公安消防人员深入到旅游从业人员中举办100多场法制讲座和消防安全讲座,提高群众的法制意识和安全经营意识。积极组织和发动景区管理人员、经营从业人员、寺庙僧众及人民群众等共同参与治安防范,把景区内的每个村民和旅游从业人员都变为社会治安的资讯员、巡查员、防范员。使综治工作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大厂人才,确保了景区治安防范工作无漏洞、无死角。
深入开展各类“平安细胞”创建活动,构建安全文明旅游环境。把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与创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全国文明单位”有机结合,在景区深入开展“平安景点”、“平安单位”、“平安企业”、“平安旅饭店”、“平安小区”、“平安寺院”、“平安家庭”、“平安校园”、“平安村(居)”,以及“文明经营户”、“文明村组”、“文明寺院”等丰富多彩的创建活动,并持续开展景社共建“文明游客”评选活动、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和景校共建“和谐校园”等系列活动,使景区整体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以活动为载体,让群众得到实惠,受到教育,群众满意率达95%以上,景区信访工作实现了“三无”目标,“防邪处法”工作实现“三零”目标。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景区内营造了安全文明旅游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