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被称为租购并举元年。
业界认为的标志性事件发生在2017年7月,住建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了培育机构化、规模化住房租赁企业,建设政府住房租赁交易服务平台,增加租赁住房有效供应,创新住房租赁管理和服务体制四项具体措施。此外,住建部选取广州、深圳、南京、杭州、厦门、武汉、成都、沈阳、合肥、郑州、佛山、肇庆等12个城市作为首批开展住房租赁试点的人口净流入城市,被不少人简称为“十二城”。
“之前没人重视租赁,但经过政策推动,租赁市场越来越被人重视。”魔方生活服务集团副总裁金喆告诉记者,公司此前向银行借贷,银行表示从来没听说过租赁行业,也没有为此设置有针对性的贷款业务,但如今已经有银行主动来找魔方,询问其对借贷的需求,“我想这就是政策推动后我们获得的最大利好。”
因为政策鼓励而感到受到重视的不仅有魔方。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里,我国房屋租赁市场在政策的积极推动下,吸引了各路资本、企业的投入和关注,原本冷清的租赁行业变得火热。
租购并举政策在实际落地中产生了哪些作用?中低收入群体通过租房获得稳定的居住条件是不是变得更容易了?进入租赁行业的企业又怎么看待目前的租赁市场?在租购并举标志性政策出台行将一周年之际,记者走访了业内专家、租赁企业、普通租户等多方人士。
地方租赁新政频出的一年
租购同权、集体土地入市、REITs破局……
京沪与“十二城”政策频出,“租购同权”引租房者关注
鼓励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文件在2016年便已出现。当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下称“若干意见”)对外发布,提出实行购租并举,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是深化住房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途径。
“若干意见”还明确了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供应主体多元、经营服务规范、租赁关系稳定的住房租赁市场体系,基本形成保基本、促公平、可持续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体系,基本形成市场规则明晰、政府监管有力、权益保障充分的住房租赁法规制度体系,推动实现城镇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标。
但“若干意见”的真正落实,则是从2017年7月对外发布“通知”以及“十二城”试点开始的。
作为“十二城”之首,广州的跟进动作最为迅速,就在“通知”对外发布前,广州便推出《广州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工作方案》,一度引发舆论对租购同权的关注。随后,南京、武汉、深圳等位列“十二城”之列的城市也纷纷出台地方版本的加快租赁市场政策。而上海和北京两座一线城市虽不在“十二城”之列,但也分别在“通知”之后两个月即2017年9月出台了各自的地方性文件。上海在《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本市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中还将国企的角色摆到了重要位置,提出要注重发挥国资国企对住房租赁市场的稳定器、压舱石作用。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在“十二城”试点政策发布后,京沪两地与“十二城”中绝大部分城市都有跟进措施出台。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我国尚不发达的房屋租赁市场,如此密集的文件发布和地方新政跟进,此前从未有过。“我感到决策层这一次是很坚决地把加快租赁市场发展当作解决‘住有所居’这个民生问题的重要环节。”北京泊寓房屋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羽对记者说。
在众多政策中最为挑动普通人神经的莫过于“租购同权”四个字。
还是广州率先行动。广州先于通知发布的工作方案在具体措施中的第一条便提出:赋予符合条件的承租人子女享有就近入学等公共服务权益,保障租购同权。具体规定为:具有广州市户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人才绿卡持有人子女等政策性照顾借读生、符合市及所在区积分入学安排学位条件的来穗人员随迁子女,若其监护人在本市无自有产权住房,以监护人租赁房屋所在地作为唯一居住地且房屋租赁合同经登记备案的,由居住地所在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安排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政府补贴的民办学校学位)就读。“租房也可以上学”一时引起了舆论广泛讨论。
但“租购同权”在实际操作层面能否落实,一些业内专家尚存疑问。中原地产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张大伟曾对记者评论广州的政策时说,实际上租房者本就拥有使用本区域内学区的资格,只是在顺位上排在“房户合一”以及监护人是房主但非户主之后的第三顺位上,“从这个角度看,广州的政策并无新意。”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