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的不完善,导致业委会的权力难以被约束,同时,也使真正希望给小区带来改变的业委会成员,在业委会运行过程中感到困惑,甚至被业主们所误解,有苦难言。
一些业委会负责人认为,在法规不完善的情况下,要想业委会尽可能正常运行,除了秉承公心外,还需要主管部门的及时指导和监督,方能使业主打消疑虑,共同为管理好小区而努力。
业内人士建议从推进线上业主决策电子投票平台等五个方面着手,提高社区治理能力。
现有法规不完善 怎么做靠“自觉和智慧”
福祥家园小区业委会:为了表明自身公正,业委会支持小区成立了监督委员会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中山南路的福祥家园小区2013年成立了业委会。据该小区一位业委会委员介绍,业委会成立后确实给小区解决了很多问题,比如,筹集不少资金改造整个小区的监控、会所、道路、停车道闸、娱乐设施等,大部分业主都为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感到满意。
然而,业委会在2018年换届时,却面临人数不够的窘境。“因为前任成员们认为业委会吃力不讨好,甚至有时候被个别业主搬弄是非,导致对业委会的工作没了积极性。”说起原因,小区业委会委员颇为无奈。
据了解,为了表明自身公正,业委会还支持小区成立了监督委员会,重大事项都是业委会和监督委员会的成员商议或者提前公示给业主,获得通过后再决策进行的。但实际运行过程中,不管业委会做了多少工作,做得多好,总会有一小撮业主对业委会提出种种质疑。
这位业委会委员认为,目前政府部门在如何指导业委会规范运行方面,没有一套成熟可参考的管理模式,日常也没有有效指导,现有法规的不完善和细化,不是仅仅会让小区业主的利益保障不够,也让业委会的正常开展工作没有保障,无规可依,怎么做全靠“自觉和智慧”,长时间下来,业委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良性运作都会受到影响。
耀江花园小区业委会:为了操作更容易,将政府提供的议事规则从8页扩充到40页
今年4月份,耀江花园小区顺利成立了业委会。为了使业委会运行效率提高,遇到问题便于操作执行,业委会成员共同商讨,将政府提供的议事规则从8页扩充到40页,几乎涉及到小区管理过程中可预见的绝大多数问题。
小区前期物业服务存在不到位的地方,但成立业委会后,业委会并没有马上号召业主们更换物业。而是根据议事规则,业主大会通过了业委会制定的新物业服务合同,前期物业认为可以接受,与业委会进行了续签。
“我们的做法是把钱管住,管住了钱,就管住了物业公司。”该小区业委会负责人介绍,经过业主大会同意,小区一年50万左右的公共收益按照八二分成,业委会留两成,给物业公司分八成,但为了监督物业做好服务,物业公司必须接受每年4次打分,通过业主打分平均80分以上,内蒙古物业,就可以全部拿到约定的公共收益。
即便目前该小区业委会通过议事规则的约定,可以继续运行,但业委会负责人认为,现有法规不利于业委会的运行,希望能进一步修订完善相关法规。
主管部门缺位 业委会从成立到运行都难
香榭花园小区业委会:遭业主质疑谩骂时缺少主管部门支持,业委会成员热情下降
“业委会运行难,其实从成立之初,缺少部门指导,就可以看出端倪了。”海口市椰海大道香榭花园小区业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现行的《海南经济特区物业管理条例》,业委会成立完全需要各小区业主自发成立,相关主管部门在业委会成立之初,并没有相关法律约束要求切实指导。
“成立之后,跟物业对抗难。”该小区业委会负责人介绍,业委会是一个松散的组织,面对的是一个有组织的公司,在现行法律对物业制约存在漏洞的情况下,中国物业搜索,必然造成业委会运行难。比如新老物业交接时,很多物业公司通过各种手段耍赖不交接。有的物业在业委会还未同新物业签订合同时便提前撤场,导致小区处于无人管理状态,进而导致小区业主开始怀疑业委会,甚至谩骂业委会,使得业委会成员很容易自乱阵脚。
没有对业委会的权力进行明确规定,也难以长久运行。“业委会如果在维护业主利益事情上,一直无法作为,必然导致整个业委会受到业主的质疑。长而久之,一个无明确工资待遇的业委会,在工作无法开展,又遭受业主质疑的情况下,业委会成员热情必然下降,进而导致业委会成为‘僵尸’业委会。”该小区业委会相关负责人说。
东盛花苑小区业委会:有了主管部门及时指导和监督,业主对业委会更加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