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 巢绘 (新华社发)
2017年是去产能的攻坚之年,僵尸企业这个“牛鼻子”则首当其冲。不过,不管企业是破产还是重组,职工安置这个关键词显然绕不开。
据了解,今年山西去产能需要完成的职工安置人数为21775人。企业关停后,物业导航,如何落实好职工安置这个关键问题?记者来到晋煤集团等煤企进行调查。
连年亏损,不如关停
晋煤集团高都煤业的大门外,一场夏雨刚刚经过,空气中透着一股清新。有些生锈的移动门缓缓地拉开,留守的职工走出来,像是一群舞台剧返场谢幕的演员。
然而终究是谢幕了。原高都煤业矿长郭春龙说:“井筒已经封死了,不可能再开启。”
5年前,煤炭从高峰一路跌下来,高都煤业主力生产的15号煤,价格最低的时候探到每吨150元,“成本严重倒挂,那会儿生产下来,每年亏损2000万元左右。”郭春龙说,2014年,连续亏损了两年后,企业受不了了,开始停产。“停产的话一年亏损个几百万元,但比起生产亏损,还是算得过账的。”
高都煤业所属的天安公司,是晋煤集团的二级子公司。在晋城市泽州县,天安公司拥有21个矿,但大部分是基建矿井,仅有4个是生产矿井,而高都煤业就是其中一个。
“前几年山西省整合煤矿,大量社会上的小散煤矿被整合到晋煤集团旗下。这些煤矿以前是私人老板所有,生产设施设备、安全性、技术环节都达不到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嫁’过来之后需要重新‘拾掇’,加上整合过来后煤炭市场下行,好多煤矿就没有生产。”郭春龙说。
高都煤业属于底子比较好的一个,所以整合过来后就开始生产。但生产没多久,就赶上了煤炭行业下行,连续几年亏损。2015年,山西省政府发布的关停名单里,高都煤业赫然在列。
“高都煤业的负债率是68%,这是一个整体偏高的水平,加上连续几年亏损,停产是合理选择。正好赶上去产能和山西省国企改革,关停就很好理解了。”晋煤集团泽州天安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姚涛涛说。
有的直接安置,有的等待上岗
走在高都煤业安静的院子里,不时响起一阵鸟鸣声,两边的二层小楼上还悬挂着“安全生产高于一切”的横幅。煤矿关停后,还有一系列问题需要解决,首当其冲的就是人员安置问题。
“以高都为例,293名职工,分流到天安公司其他矿井的有86人,他们去了宏祥、圣鑫等生产稳定的矿井。”姚涛涛介绍:“这些人原先都是井下的一线职工,转岗相对容易,其他生产矿井也需要一线的人员,过去就能解决岗位。”姚涛涛说。
采访中,记者碰到了原高都煤业的生产技术部长李瑞明。“去那边后主要还是干地测工作,工资也和这边差不多。但其实一开始心里挺不是滋味。我从参加工作一开始就在高都,这么多年习惯了。”旁边的郭春龙说:“不瞒你说,确认要关停的消息后,我们在座的人都哭了。在这里这么多年了,一草一木都有感情。”
但路还得走下去。职工代表续卫岗,原先也是高都的一名矿井维修工人,这回第一批职工安置,全国企业公司信用征信管理平台,他去了天安公司的圣鑫煤业。“去年12月份过去的,公司也考虑到了我们的情况,尽量和原来的对口,原来是什么工作,过去后尽量还干什么。”续卫岗说:“不管是哪个地方,都得踏踏实实地干。”
剩下的168个人有少数几个办理了退休手续,绝大部分人自愿办了失业登记。“不过配合集团去产能的情况,人员分流、安置有很多渠道和出口。天安公司在内部消化完岗位之后,会等待下一步集团的整体安置,可以确定的是,这些人员的岗位都会得到及时解决。”姚涛涛说。
此外,还有30多个人留在矿上做看护。郭春龙说:“因为关停后,矿上还有价值千万的设备需要看护和处置,所以一小部分人就留下来了。”
不论是走还是留,人们总有些疑惑。天安公司一名负责人说:“有人说我们是僵尸企业。到底负债率多少、连续几年亏损就是‘僵尸’?没有一个统一说法。正因如此,相关的关停退出配套政策也没有跟上。对高都来说,人们还是心有不甘。”
转产加转移,鼓励自主创业
在晋煤集团内部,高都煤业的职工安置只是一小部分,一场集团内的人员转岗分流正在稳步推进。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