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4 09:00 来源:万科物业说 民生 /人大代表 /基层
万物君按
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老旧小区改造、社区养老、社会柔性治理等议题,都牵涉物业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物业管理牵涉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城市的基层治理。
这个春天,吴洋又搬家了,这是他在深圳第三次换房子,新的单间隐藏在莲花山西面一个建于1998年的小区里。
吴洋五年前大学毕业来到深圳工作。他的居所流转,源于去年罗湖一个旧住宅区进行改造。当时作为租客的他和房东达成口头协议,旋即搬了新家。
深圳就是这样,每天人来人往,时光雕刻人生,也在焕新着深圳人的每一处栖息地。像罗湖区这样的旧改,在中国各地俯拾即是。旧改意味着破立,它不仅改变着某个租客的生活地理,也影响着业主、物业人的工作和生活,继而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
综观近年的全国两会,老旧小区改造和社会治理、社区养老等物管行业相关话题一同成为备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关注的热门议题。
翻看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万物君发现,无论是老旧小区改造、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业还是社会柔性治理,都牵涉物业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
“物业管理牵涉到广大居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城市的基层治理,每年两会凡提民生,则必关联物业。”深圳市人大代表陈家发在接受万物君采访时说,近年来,全国两会出现物业相关资讯已成题中之义。但作为一名从业20多年的物业管理工作者和一位为物业管理行业发展鼓与呼的人大代表,他直言今年是提民生、提物业相关内容较多的一次。
1
高光时刻: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风向标
从全国两会解读行业发展趋势,是各行各业的常规动作。
陈家发表示,“两会内容往往对物业行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既定的方向和目标,从建议和提案中也能看出老百姓关怀的真问题是什么。”
以 “老旧小区改造”这个议题为例,今年就多次出现。人们不难发现,国家花了将近50年时间步入城镇化中期,尤其到了近十年,各个城市体都在经历划时代的新生与整体性的告别。“新”的拔地而起与“老”的斑驳不堪,造就了到处可见、反差强烈的建筑“对峙”景观。从城市核心地带的CBD到城郊过渡的广袤地带,老旧小区常常交叉流布于玻璃幕墙之间,形成了当下中国城市的一道别致景象。
(万科物业第一个项目深圳天景花园泳池一角今昔对比,图片来源:深圳万科物业)
这些社区往往极具烟火气,吸引着像吴洋这样的年轻人驻留,但岁月风尘早已抹平了生活细节里的鲜活与生动。小区的配套设施,从供配电系统、消防系统、环境绿化到闭路监控等,很多已不能满足居民日常需求和新的管理要求。尤其是一批始建于上世纪六七年代的小区,改造迫在眉睫。但另一方面,不少地方在改造过程中也暴露出施工难度大、百姓期望过高、后期物业管理不力等问题。
该议题近年来关注度高企,与其迫切性、复杂性、民生性密切相关。万科物业很早就意识到这一状况,针对各地老旧小区建筑外立面破损、公共设施老化、停车难、没有电梯或无法使用等硬伤,采取了“唤新”措施。
爬梳各地提案、议案,万物君还发现,2016年至2019年,全国及各地两会集中探讨的此类话题,聚焦于修订物业管理条例、制定电梯安全条例、物业企业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出台老旧小区改造中的物业化管理标准,等等。由此观之,构建物业与业主和谐共生关系,有着相当高的社会现实需求和民众期待。
基于以上的分析,今年两会中提出的议案议题,最终落实为政策、法规也更值得期待。在这方面,深圳的地方立法一直都是积极而迅捷的。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