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西湖区一小区业主发现,自家小区要换物业了。业委会张贴公告表示,经过公开招标选聘,共收到了13家物业企业报名。
在杭州,新一轮的物业大战正在进行中。拼命扩张规模则是为了上市。
3月15日,滨江服务集团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滨江服务”,证券代码3316.HK)正式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上市。加上2016年已在香港上市的绿城服务(证券代码:02869.HK),以及去年登陆A股的南都物业(证券代码:603506),杭州出产了三家上市物业公司,成为目前国内上市物业企业最多的城市之一。
1
杭州物业市场竞争力
记者这两年采访了不少更换物业的小区,绿城、龙湖、万科这三家物业总是小区业主最青睐的选择。如果说前几年,杭州中高端物业市场上对外输出管理的主要竞争对手是绿城和万科,北京物业,那么近两年来,全国企业公司信用征信管理平台,龙湖扩张势头非常猛,已经挤入第一方阵。较典型的就是滨江一桥至四桥板块,很多小区近年来换物业,基本集中在这三家,如风雅钱塘引入绿城物业,倾城之恋换成了万科物业,温馨人家变成了龙湖物业。
早在2003年,绿城物业就承接了第一个市场化项目清水公寓,由此打开了对外输出管理的大门。2017年,绿城服务甚至大胆接下城中村物业管理,骆家庄成为杭州首个引入品牌物业的城中村。据悉,绿城服务仅去年一年拓展面积就达8000万㎡,每年绿城中国交付的房产项目,只占到绿城服务业务量中的很小比例。
万科物业近年来在杭州陆续并购了赞誉物业、华太物业、耀江物业,并以参股合作、业委会全权委托以及开发商委托等方式输出管理,迅速做大规模。去年10月,位于滨江的江南豪园小区,也由万科物业接手。
龙湖物业这两年来势汹汹。中国物业在线老总、社区服务第三方机构负责人娄云林说,去年,龙湖在杭州外接了十多个项目,势头不逊于绿城。据悉,截至2018年底,龙湖物业在杭州有包括下沙的伊萨卡国际城、世茂江滨花园、城东的红街公寓、西湖区的世纪新城、滨江区的水印城等三十余个项目,服务项目相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1/3。
绿城、龙湖、万科目前在杭州物业市场三足鼎立,时间一长,三家物业相关投标人员彼此非常熟悉。有时上午在某小区,这三家物业里选一家,到了下午去另一个小区投标,还是这三家物业公司。
2
上市造就不少亿万富翁
财富效应引发激烈规模战
除了绿城、万科、龙湖这三家目前扩张态势最迅猛的公司外,还有更多的物业公司加入输出管理的大战。
杭州市场的争夺者也越来越多。金科地产旗下的金科物业,物业浙江,目前在杭州陆续进驻了上尚庭、阅城公寓等项目,并正在积极竞聘位于萧山的中铁建青秀城。而今年4月,碧桂园服务将进驻城北的桦枫居小区。
事实上,最近一年国内多家物业公司密集上市——碧桂园、佳兆业、新城、雅居乐等纷纷拆分旗下物业公司登陆港股;旭辉旗下的永升物业主动从新三板摘牌并成功转战港股。
物业公司的股价表现大多不错。绿城服务上市至今,股价从1.99港元上涨到今天收盘的6.46港元,上涨了225%;南都物业去年上市,发行价16.25元,今天收盘价24.04元,上涨了48%。上市也制造了明显的财富效应,造就了众多的千万甚至亿万富翁。
财富效应导致物业上市潮的到来。远洋和德信旗下的物业公司主动从新三板退市,最近保利物业也声称将停止在新三板挂牌,业内认为,他们的目标都是奔赴主板或港股。
已经上市的物业公司为了市值,需要扩大规模和增加利润。而想要上市的物业企业,同样要把规模和利润做上去,满足上市条件。这么多物业公司要扩大规模,激烈的竞争不可避免。
3
品牌物业助力房价升值
不少业主接受物业费涨价
对于业主来说,引入品牌物业意味着物业费的上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业主意识到品牌物业能提升小区品质,并最终带来房价或租金的提升。比如绿城物业接下城中村骆家庄后,从改造到进驻,短短一年时间,不少房子租金涨幅超过50%,几乎持平周边商品房小区。
换物业之后的骆家庄
在很多小区的业主群里,对现状不满的业主会提议更换物业,“要是换成品牌物业,二手房每平方米最起码能多卖3000元。”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