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晨钟暮鼓应重响 唤起城之魂
苏丹委员
杨菲委员
陶晓峰委员本报记者 阎彤 摄
北京的老城保护是市两会上的热点话题,市政协委员们纷纷支招,他们不仅仅关注“城”的保护,还强调要留住老城的“魂”,让老城的人文风貌得到传承和发展。
苏丹委员
“晨钟暮鼓”可恢复为日常仪式
关于恢复北京钟鼓楼“晨钟暮鼓”日常仪式的提案,市政协委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苏丹已经连续提了三年。
苏丹说,自元代至明清,北京中轴线上的钟鼓楼就是北京城的报时中心。鼓楼置鼓,钟楼悬钟,有一套严格规定的报时方法,昔日的文武百官上朝、百姓生息劳作均以钟鼓声为度。二十世纪初,钟鼓楼失去了报时功能。建国后,钟鼓楼被列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外开放参观,但是“晨钟暮鼓”的声音传统却没有得到恢复,非常可惜。
“现代,人们虽然不再需要钟鼓声来感知时间,但是钟鼓声依然是营造城市景观的重要元素。在绝大多数欧洲国家,都一直保留了作为城市中心的钟楼的报时功能。”苏丹举例说,如英国伦敦、德国慕尼黑、捷克布拉格、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地,每天钟楼的整点报时和相应的仪式都能吸引大量的居民和游客聚集到钟楼前广场,已然成为这些城市的标志。
“2015年,我的一位硕士以《声景设计在历史街区景观改造中的应用——以钟鼓楼片区胡同设计为例》为题,完成了她的毕业论文,其中详细阐述了‘晨钟暮鼓’对鼓楼片区‘声景再造’以唤醒‘老北京城市记忆’的重要意义及其可行性。”苏丹说。
因此苏丹建议,恢复北京钟鼓楼“晨钟暮鼓”的仪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更是在用一种先进的理论和科学的方法营造北京中轴线的“声音特质”,用建筑、文字、图像之外的另一种文化元素来唤醒古老地域的情感记忆,提升空间魅力。
杨菲委员
市政协委员、北京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杨菲也关注老城保护中的“魂”,建议推动老城腾退古建管理与非遗保护工作相结合。杨菲说,随着非首都功能疏解和文物占用腾退工作的不断推进,老城地区不少文物古建逐步腾退出来。如何利用这些古建?如果不明确腾退古建的使用功能,长期闲置,就会导致文物加速破损。北京作为世界闻名的古都,文物古建基数大,保护投入巨大,政府负担重。与此同时,非遗保护方面各种非遗保护项目分布较分散,各自散落在城市的不同角落,甚至难以寻觅,难以让群众感知到非遗项目的存在,更谈不上了解与欣赏。
一边是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途径单一,一边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找不到营运场所。杨菲建议,腾退文物优先安排非遗用途,给老城保护留住历史的文化印记,可以制定“文物使用管理办法”,依法明确腾退原址的文物价值和文物等级,明确文物保护范围,同时出台文物合理利用的范围和迁入机构的要求。在利用上应优先安排非遗用途,让老北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北京老城改造中得到助力,有关部门应排查市、区两级的文化遗产保护现状,摸清当前用房的境遇,在修缮和升级过程中优先安排非遗项目入住腾退的文物遗址,并依法提出保护和开放的相关要求。
陶晓峰委员
创新金融产品为老城保护筹措资金
市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金融委员会主任、汇达产业托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陶晓峰从金融的视角建言北京老城保护。他说,北京老城保护和生态化改造属于改善公共服务类工程,实施期限较长、建设项目收益低、耗资较多。因此除了增加政府投入和有效利用社会资本外,还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更好地满足保护与改造项目所需资金的收益和期限,以抵御政策变动可能带来的项目风险。
陶晓峰建议首先要加强货币政策支持与引导,人民银行可通过中期借贷便利(MLF)、抵押补充贷款(PSL)、窗口指导等方式,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积极参与北京老城保护与改造项目。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