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维修基金,就是房屋的“养老钱”和“治病钱”,全名住宅专项维修资金或公共维修基金
当楼房顶层漏水、电梯年久失修时,想使用这笔钱却异常困难,甚至有物业公司派专人跑了三年也没闹明白“公维”基金存哪儿了……
专项维修资金使用难,正成为困扰难题
支付难:鉴定就得排队半年
本是购房时居民上交的一笔钱,却在使用时困难重重。早在2011年初的年检中,北京泰华滨河苑小区的7部电梯因急需大修而被要求停梯,可是这些电梯又带病运行两年。
按照规定,对电梯的大修及更换可以使用专项维修资金,但需经“列支范围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以及占总人数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都签字同意,再经过有关部门审批才能拨付使用。
北京物业管理行业协会秘书长宋宝程说:“很多小区没有业委会,加上有些业主对物业公司不信任,想完成‘双三分之二’签字难!”
即便是成立了业委会,“公维”基金的使用依然遭遇“审批难”。
北京金港国际小区业委会提供的使用“公维”基金大修电梯的审批流程显示,在三分之二业主同意的基本条件后,还要经过鉴定、审价、数据整理、数据关联、维修、竣工验收、申请、审批、付款等九个步骤,才能真正使用上这笔钱。
北京金港国际小区业委会主任于志红说,“光鉴定就要排队半年,一圈走下来就得一年多。之前做的预算到批下来时,物价、人工费都涨了,根本不够用。”
北京大学行政管理系主任萧鸣政说,政府的出发点是为老百姓做件好事,物业,但最终结果就好像大家印象中的保险公司,全国企业公司信用征信管理平台,收保费时候特积极,可是要支付的时候就提各种条件,支付困难。
基金使用比例仅为2.3%
据北京市住建委副主任程建华提供的数据,自从1998年实行“公维”基金制度以来,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的这笔钱累计金额约达到350亿元,使用额约8亿元。按此计算,基金使用比例仅为2.3%。
宋宝程透露,目前北京这笔资金的账目管理在“北京住房资金管理中心”,业务管理归住建委相关部门,这些步骤先后到区房管局、市房屋安全鉴定总站、审计单位等多个部门办理,业主对资金的存取还要到银行,多头管理太突出。
程建华说,北京市住建部门去年曾专门出台文件,对房屋损坏造成渗漏、电梯故障等六大类维修使用基金的使用进行简化,但总体来说全国普遍存在使用难。
从1998年国务院发布相关文件起算,我国住房专项维修资金制度已有15年的历史。此后有关部门再次联合印发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办法》,但“公维”基金依然沉睡,百姓质疑和非议不绝于耳。
住建部房地产市场监管司物业管理处处长陈伟等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保证维修资金的安全,其使用规定了严密的审批程序,但缺乏细化的操作规程,造成维修资金使用程序复杂,并且在设计和执行中存在几大缺陷。
是基金就要运作,不应贬值
萧鸣政认为,建设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拥有代管权的同时,并未明确其对维修资金保值增值的义务,导致大多数城市维修资金收益率低于一年期存款利率。
作为公共维修基金的所有人,中国物业搜索,百姓并不知道钱存哪了。萧鸣政说,既然是基金,就要去运作,不应让它贬值。“存在哪家银行就是个不小的利益,相当于白给银行赚息差。”
据北京市住建委提供的2009年到2012年的维修资金增幅和使用资金的增幅对比来看,该资金以每年10%的增幅在增长,而资金使用量却几乎达到每年100%的增幅。
随着住宅使用时间的增长,维修资金使用需求的快速增长与实际拨付困难的矛盾将日益尖锐。
专家建议,结合我国现实,可进一步理顺管理机制,由单一部门对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统一管理,明确权责提高行政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方便政策咨询和相关事务办理。
此外,专家指出,我国还可以借鉴一些外国经验,比如在美国,维修准备金的保值增值由基金公司负责管理,在资金的闲置期,留足15%的资金后,以借支的方式得利息。
(据新华社北京2月7日电)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