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植树节。此前一直阴雨迷蒙的天空突然放晴,在斗门区,一场上万人参与的植树行动正在开展。从醒狮涌到河坊路,再到各乡村道路边、学校内,一批宫粉紫荆、秋枫、香樟等乔灌木正式扎根斗门,为“宜居宜业宜商宜游”滨江田园生态新城再添亮色。不久后的将来,“四季有花”的斗门不再是奢望。
事实上,当前的斗门区已全面启动了美化、绿化、净化“三化”,建设绿城、花城、公园之城“三城”(下称“三化三城”)工作,22个城市美化绿化项目正深入推进。目前,珠峰大道绿化改造示范段、黄杨大道、西堤路南延段、禾益围片区等景观提升工程完工,全区新增绿地面积77.33万平方米,城市颜值不断升级。
按照计划,2019年斗门区将实施美化绿化第三个三年行动计划,高标准深化尖峰南片区城市绿化设计,实施禾益围片区道路及尖峰桥西绿地景观提升、台风“山竹”灾后绿化补植等9个项目,构建千里绿廊网络。一幅“青山、绿水、人家”的滨江田园生态新城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南方日报记者 董谦君
行动▶▷植树节期间计划植树约22.64万棵
春回大地万物苏,植树添绿正当时。身着红马甲,戴上白手套,几名汉子合力把超过一人高的树苗移植到挖好的树坑里,几名女生则在一旁挥锹铲土、为树苗培实新土。在和煦的暖阳下,树木迎风挺立,为斗门的初春景致增添几分盎然生机。
植树节当天,像这样的场景正发生在斗门区各个街头巷尾、校园、村道。斗门区四套班子率领机关干部职工、学校师生、志愿者等2万多人,仅仅一个上午就义务种植各类乔灌木近5000棵,为斗门大地增添新绿,以实际行动营造斗门更加优美、宜居的生态环境,全力推进“美丽斗门”建设。
植树绿化,并不仅限于行道树的点缀,斗门还“见缝插针”般把绿色栽种到每一个角落。在各大校园,绿色的种子正在萌发。就在植树节前一天,斗门区教育部门在白藤湖中学举行植树活动启动仪式。香樟、秋枫、凤凰木、桂花等300多棵价值76万元的名贵树木被栽进沃土。据介绍,今年植树节期间,全区中小学校园内将种植树木4800多棵、面积近3万平方米,全区学校绿化面积达到40%以上。
按照部署,今年植树节期间,斗门共计划植树约22.64万棵,19个植树点分布在醒狮涌、河坊路、河景路、环郡路、禾益中路、五福涌河段、新青、各乡村道路、各学校等。“种植的品种包括宫粉紫荆、大腹木棉、秋枫、凤凰木、香樟、大叶紫薇等乔灌木,种植面积合计近5000亩。”斗门区市政园林管理处园林环卫室主任陈可介绍,此次活动植树品种主要是以开花的植物为主,以期达到四季有花的效果。
“全民参与”的义务植树活动营造了共建绿色斗门的良好氛围,成为斗门推动“三化三城”工作的一次生动实践。
事实上,为斗门添绿、为城市增色的行动远不止植树这单一类型。即将于今年6月份正式开放的黄杨河湿地公园就是其中备受关注的一项重要工程。
南北走向的黄杨河湿地公园起于尖峰大桥西,终于圣狮涌水闸处,长约3.7公里,面积约4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约8000万元,主要建设滨水观景台、藕丝亭、观河廊架、招潮台、亲水平台、滨河广场等,种植落羽杉、芦苇荡、红树林等水生湿生植物,将打造成为集生态观光、科普教育、健身休闲等为一体的滨海湿地特色生态休闲区。
据斗门区市政园林管理处有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项目总进度已完成八成以上。正式开放后,该公园将与尖峰桥以北的西堤路绵延相接,构成长约2公里的“斗门情侣路”,全国企业公司信用征信管理平台,成为黄杨河“一河两岸”综合提升项目十里滨水长廊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尖峰山森林公园二期改造工程、虹桥四路禾益城市公园、白藤社区公园以及东堤社区公园也计划在今年完成并对外开放。
斗门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推动“三化三城”工作是斗门全面深化文明城市建设的具体举措,也是建设美丽斗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探索实践,有望为城市品质和宜居环境的提升增光添彩。
成效▶▷3年来人均绿地面积增长逾五成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城市的美化绿化从来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近年来,斗门区连续实施两个美丽斗门行动计划和美化绿化三年行动计划,通过持续不懈的努力,已摘得“国家生态区”等国字号荣誉,让生活在这里的群众更有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
去年,5万多平方米的斗门市民公园正式开放,成为尖峰山下又一休闲观景好去处。事实上,近年来,斗门每年都有新的公园面世,供市民休憩、游玩,已连续多年每年建设10个社区公园,同时五镇一街每年也各建设2个村居公园,“公园之城”的家族成员越来越多。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