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

教你如何深化高校后勤改革与物业管理标准化?

作者:admin 2018-01-10 我要评论

高校物业管理标准化的实施首先厘清标准化的概念。标准化是追求服务和产品的同质化,而高校物业是公共设施的一...


 

  文/杨书云 (天津大学高校业管理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后勤协会专委副秘书长)

 

  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实践进程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三个标志:

 

  一是1985年,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第一次提出学校后勤要实行社会化改革。

 

  二是1998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三是1999年教育部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

 

  由此,全国高等院校的社会化改革拉开了序幕。在这方面,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体制改革方面做的并不快,规定时间是2000年12月31号以前高校要完成改革,天津大学和南开大学都是那一年12月30号才成立后勤集团。

 

  成果

 

  1999年至2000年前后,为后勤社会化提供了发展思路和样板。十余年间,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风起云涌,各高校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相继出现了上海模式、浙江大学模式、华中理工大学模式等。作为这个阶段的一个重要的特点,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实际上发生了质的变化,换句话说社会化的改革已经进入到全面探索阶段。

 

  跨越

 

  深化改革与拓展。

 

  形势:

 

  部分高校后勤企业实现了与高校行政职能的分离,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部分高校推行了较全面的社会化外包,实现了管—办分离。

 

  环境:

 

  合理配置社会资本和社会资源,拓宽了高校后勤发展的资金渠道,减少了学校用工成本和用工风险,学校将更多的资源用于教学科研。

 

  行业发展:

 

  物业、能源、膳食等社会企业日趋成熟为服务高校提供了行业基础与运行模式,这已经成为了一种趋势。

 

  人员:

 

  人力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后勤部门吸纳了更多高学历和具有相应技术水平的管理人员。天津大学新校区有十几个物业管理人员,三位科长两位是在读博士,高校监管队伍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高校后勤改革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体制机制带来的困境。这包括三个方面:

 

  ● 一是后勤服务单位为非独立法人,无法参与社会招标,其实更多的问题是作为一个非独立法人的机构,在现在已经完善了的社会制度之下,没法独立运营;

 

  二是后勤服务单位遭遇经费紧张,学校的高层会议更多的讨论到后勤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三是后勤服务单位用工难,用工风险大。

 

  第二是管理部门带来的困境。

 

  ● 第二是管理部门带来的困境。

 

  一是后勤服务部门与后勤监管部门职能重叠,形成多龙治水的局面。天津大学两个机构是历史形成的,月如意,有些职能不是说谁领导谁,谁监管谁,是互相制约的。实际上在这十年中有很多改革,但结果还是形成了多龙治水。

 

  二是后勤监管部门对后勤服务部门的监管缺乏科学性和专业化。三是后勤部门对原有职工安置压力大。后勤的小问题,实际上带来了一个学校大环境的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要坚持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这个目标并没有错,实质的目标要坚持下去。所以,学校下大决心,经过了多年的酝酿,天津大学成立了后勤保障部,按照大中心来管理,物业管理涵盖物业、园林绿化等等,同时作为保障机关职能部门。另外我们有北洋园校区,又构成了新的后勤管理方式。

 

  后勤保障部更多的是代表学校进行监管,具体职能:

 

  ● 一是稳定队伍,保持现有校编后勤职工的岗位稳定、待遇稳定。

 

  ● 二是服务外包,引进社会优质服务企业,学校获得一流后勤服务。

 

  ● 三是学校监管,曦聚绰,这是日常工作职能,或者叫管理机制改革的标志,定期考核、退出机制。

 

  ● 四是提升质量,增加后勤投入,提高服务质量。

 

  ● 五是确保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合法用工。

 

  ● 六是清正廉洁,要把关口把好。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别墅失窃,物管告业主,业主

    别墅失窃,物管告业主,业主

  • 高空坠物砸车,物业公司如何

    高空坠物砸车,物业公司如何

  • 物业管理费包括哪些费用 江苏

    物业管理费包括哪些费用 江苏

  • 物业公司排名2018 房企首选品牌

    物业公司排名2018 房企首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