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 沈建忠
《中国建设报·中国物业》创刊,嘱我写“发刊词”,我欣然从命。
我从事与物业管理相关的工作差不多有40年了,到中国物业管理协会工作也有3年,我跟物业管理这个行业,有渊源、有缘分、有感情。记得年轻时就写过物业管理的文章,介绍了深圳第一家以香港模式市场化运作物业公司的经验和做法。那时候远没有想到,中国的物业管理会发展如此之快。今天,《中国建设报》又为物业管理行业开辟专版,作为建设行业高端而重要的传播阵地,可以成为展示物业管理行业形象的舞台,我由衷地感到快乐。
1981年,我国第一家物业公司正式成立。经过36年的发展,我国物业管理行业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并为城市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物业管理项目已经覆盖了不动产管理的所有领域。目前,在管物业产业价值超过50万亿元,每天为5亿多业主提供服务,行业年营业总收入已经突破5000亿元,为近1000万人提供就业岗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前3年服务业的年均增长值、就业人数增长、税收增长都高于其他两个资产,物业管理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一部分,已经进入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城市社区的不断发展,物业管理正逐渐成为城市社区治理中最有组织性的新生力量,行业社会价值不断凸显。
展开剩余66%
如今,这个历经36年发展的服务行业,物联招聘,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特别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之下,以房屋不动产为核心的产业管理和以居民生活为核心的消费服务,成为拉动服务消费的强劲动力,其潜在的巨大市场和价值被资本追随和热捧。在这一背景下,近两年物业管理行业出现了上市潮,物联招聘,截至目前,已有5家物业服务企业在香港主板上市,50多家物业服务企业挂牌新三板,当前的物业管理行业正沉浸在与资本的蜜月期。随着互联网、传感技术、智能技术等科技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这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的速度也逐渐加快。
物业管理行业未来的发展被寄予了期许与厚望。2016年,住房城乡建设部印发《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要促进物业服务业发展,提出以推行新型城镇化战略为契机,进一步扩大物业管理覆盖面,提高物业服务水平,促进物业管理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转变物业服务发展方式,创新商业模式,提升物业服务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构建兼具生活性与生产性双重特征的现代物业服务体系。各地政府也纷纷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重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城市建设与发展的一切核心是人,让人民群众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不断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务,彻底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政府要创新城市治理方式,特别是要注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这些,都对未来物业管理行业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转型升级、飞跃发展的关键时期,行业面临新机遇的同时也有了新的困惑,需要新的观点、思路与看法。此时,《中国建设报·中国物业》正式创刊,是行业的一大利好,物联招聘,标志着行业又增加了一个重要的宣传平台。
借此机会,我也对《中国建设报·中国物业》提出几点期望。
一是希望《中国建设报·中国物业》可以成为物业管理行业资讯和经验交流的平台。研究、宣传和贯彻行业重大经济政策,发现和挖掘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供企业学习借鉴;对共性问题进行探讨,在行业内形成共识,让企业发展有方向感,少走弯路,为物业管理由传统行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媒介支持。
二是希望《中国建设报·中国物业》在维护物业管理行业的形象和权益方面做好舆论引导,对物业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特殊作用和贡献能够及时弘扬和传播,发挥媒体在传播正能量方面的积极作用。
三是希望《中国建设报·中国物业》与新媒体结合,开放编辑部互动平台,让读者可以对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评论、点赞、共享,形成更有质量、更有价值的内容和文章,提升传播效率。
最后,谨在此向中国建设报社表示衷心的感谢,愿其能与我们的物业服务企业共同见证行业的成长。
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央企物业管理托管,我们可以介入资产接收、工程总包、投资管理运营。
这里可以物业服务费评估,物业服务质量评估,物业管理服务,物业招标代理等一条条服务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
面向全国各省市组建特许经营 连锁服务公司。
合作咨询电话:184-110-75616 李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