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落实企业消防安全责任
1.企业应按照消防安全组织要求,明确各级、各部门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形成"统一管理,层层负责,专群结合,齐抓共管"的网络体系。
2.企业总经理应全面负责物业的消防工作,并对下级部门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指导、督促,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
3.目前,企业大多采取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的形式落实责任。
4.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只是上一级消防安全责任人实行消防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而不能当作转移消防安全责任的手段。
5.企业应配有专职消防管理人员,建立以保安对为主的义务消防队伍。
二、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巡查,消除火灾隐患
1.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业主社区,每月应至少组织一次对本单位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情况的检查。
2.部门负责人应对本部门落实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情况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防火检查。
3.员工每天班前、班后进行本岗位防火检查,及时发现火灾隐患。
4.企业防火检查的内容:灭火器材配置及完好情况,室内外消火栓、水泵接合器有无损坏、埋压、遮挡、圈占等影响使用情况;消防设施运行、记录情况;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设置及完好情况;有无违章使用易燃可燃材料装修情况;电气线路是否破损、老化、连接松动,有无私拉乱接电线、违章使用电器等违章用电情况;有无违章用火情况;消防控制室、消防值班室、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在位情况;易燃易爆危险品生产、储存、销售单位、场所的工艺装置、紧急事故处理设施是否完好有效,防火、防爆、防雷、防静电措施落实情况。
5.企业应对消防重点部位每日至少进行一次防火巡查。
6.企业防火巡查的内容: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情况;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
7.员工应遵守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熟悉本岗位火灾危险性,掌握火灾防范措施,进行防火检查,及时发现本岗位的火灾隐患。
8.员工班前、班后防火检查的内容: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堵塞、锁闭情况;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场所有无遗留火种。
9.发现的火灾隐患应当立即改正;对不能立即改正的,烘干,发现人应当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按程序整改并做好记录。
10.火灾隐患整改责任人和部门应当按照整改方案要求,落实整改措施,并加强整改期间的安全防范,确保消防安全。
11.火灾隐患整改完毕后,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组织验收,并将整改情况报告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三、组织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
1.企业应确定专(兼)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宣传教育培训能力。
2.单位应购置悬挂或张贴的消防宣传资料,利用展板、专栏、广播、电视、网络等形式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3.员工在上岗、转岗前,应经过消防安全培训合格,在岗人员每半年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4.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和员工通过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应掌握以下内容: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制度、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等;本单位、本岗位的火灾危险性和防火措施;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性能、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报火警、扑救初期火灾、应急疏散和自救逃生的知识、技能;本单位安全疏散路线,引导人员疏散的程序和方法;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内容、操作程序。
四、开展灭火和疏散逃生演练
1.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应当熟悉本单位灭火力量和扑救初期火灾的组织指挥程序。企业员工应当熟悉或掌握灭火器、消火栓等消防器材及设施的使用方法、初期火灾的处置程序和扑救初期火灾基本方法及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程序方法。